谈古诗词在语文课堂渗透的妙处

时间:2022-05-03 20:1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古诗词在语文课堂渗透的妙处

诗歌是语文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简洁凝练,往往只撷取生活中最强最深刻的印象,其情感往往含蓄深沉,犹如高温、高压后形成的钻石璀璨夺目。我国古典诗歌更以其卓越的文字成就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古。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进行一些古诗的渗透,不仅能给学生以启迪、鼓舞,还能给他们以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能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对提高课堂效率,搞活大语文极具妙处。



一、古诗歌的渗透能激发兴趣,有助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中学语文课本身有一些诗歌篇目,对这些诗歌如果就诗论诗,让学生单是读读看看,领悟一些诗中情感或写作特点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教学内容也显得单薄,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渗透理解。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我尝试把同类题材不用风格或类似风格的诗歌作品放在一起相互渗透,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为例,毛泽东眼中的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但杜甫笔下则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崔莺莺眼中则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几多对比,一个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胸襟博大,卓尔不群的青年革命者的壮志雄心,在万里悲愁的感伤之情、黄叶西风的离情别绪中突显出来,鲜活纸上。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联系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来理解焦仲卿、刘兰芝的夫妻恩爱和无奈的劳燕分飞、忍痛仳离,并通过两首诗歌相互印证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当时青年男女不能自主婚姻的同情。



二、古诗词的渗透能易化课堂内容,使学生触类旁通,增加知识 屈原《涉江》中曾有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的感慨,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有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的场面。而诗歌的渗透就能打破




这种僵局,打通这凝绝的冰泉,使所授的内容化难为简。例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以牵牛花的蓝朵、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特定的景物,突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等特点,表现作者深深地落寞和对故都的眷恋之情,所写景物富有诗意。但学生不易深刻理解,更不容易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我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情景交融的理论之外,还引用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来说明其理论,作者笔下所描绘的那种悲秋的意境,就用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解。而作者心中的郁闷则同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类似的景物和情感,在课堂上经过诗词的点化,不但降低了学习的梯度,还丰富了课堂内容,对学生学习领会不同文体表达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古诗词的渗透能突出课文难点,画龙点睛

中国的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这就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疑难提供了一把钥匙。如朱自清《春》中有这样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正好回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特点的写照吗?



又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到,从东京到仙台要经过日暮里,对这个地名他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作者对这个地名有深刻印象呢?我们上课时引用崔灏《登黄鹤楼》中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向学生点名,正是这个地名引发了作者缕缕乡愁:作为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置身于日暮的氛围(即日暮里)其所感的孤独和愁苦,往往更为沉重、绵长。



在顺势引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马致远《天净·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启发学生感受作者看到日暮里所勾起的一腔去国怀乡情结。有了这些诗句的引申,本课教学时,作者在这段地名描写所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这一难点还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文学的语言美。



不少课文中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词的恰如其分地渗透都能化难为易,画龙点睛,得以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适时引用,恰当渗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光辉诗章,处处都能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各类文学样式中,高雅莫过于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在语




文的教学过程中积累、搞活、运用,搞活我们的大语文,优化我们的大语文,让古诗词化作春天的甘霖,渗透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定会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语文课堂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会妙不可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9405c6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