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特区”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时间:2023-04-04 11:3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名称:幼儿园户外“混龄特区”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方案包含以下内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要求:五号宋体,限3000字内,不超过A43页)

一、 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混龄式的体育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户外运动的形式之一,但是在幼儿户外运动时,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些现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指定的区域进行活动,场地上摆放着各种体育器械,没等老师讲完注意事项,小班的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玩了。大班的孩子在运动能力方面比较强,所以拿到器械后会各自想出不同的玩法,并不断地加入新内容,而小班孩子受到自身年龄的限制,只是一味地在交换玩具中活动,偶见几个大年龄的孩子会主动带着小年龄的孩子玩,但是因为在小班幼儿遇到困难时缺乏耐心而在半途就放弃了,或者大年龄的孩子互动并不多,所谓的混龄活动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一)材料投放临时化,缺乏长远性

混龄户外运动,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只制定短期目标,没有长远计划。在投放材料时没有长远的考虑幼儿一系列的发展需求,材料投放缺乏连贯性、整体性,每当户外运动的时候,教师把一些已有的运动材料统统呈现出来,让全部幼儿在一起玩,看似幼儿在户外运动时非常自主,但是幼儿兴趣不高。

(二)材料投放封闭化,缺乏联系性

大部分户外运动形式相对滞后,教师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习惯性地将小班幼儿与中大班幼儿分开进行游戏活动,小班幼儿聚集在某一固定区域,教师为其提供活动材料,幼儿只是与自己班的幼儿进行游戏,与中大班幼儿交流不便,导致户外运动项目单一,玩法单调,以至于小班幼儿过快出现消极反应,从而无法达到事先设定的活动目标。

(三)材料投放一体化,缺乏针对性

混龄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过于统一,没有全面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容易产生两头“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大班的孩子玩一些简单的器械,兴趣不高,投放的材料没有挑战性,稍微玩一会儿就会选择放弃。小班的孩子对于一些提供的材料又不知道怎么玩,在玩的时候比较盲目性,幼儿的身心得不到发展。

我的思考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混龄特区”为载体,对幼儿园户外“混龄特区”的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能为不同年龄段幼儿提供一个彼此交流、互助、示范、模仿、学习、自主地进行各种户外活动的专属运动场地,使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混龄特区”:是指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器械,打破年段和班级界限,发挥幼儿天性,让幼儿在这块特定区域内充分享受游戏的快乐和精彩。本课题中的混龄“特”区是指幼儿园专门创设富有运动特色的户外区域,通过探索材料多样性、层次性、挑战性等维度引发小中大班混龄幼儿在运动中的互动,同时教师通过不断地观察、引导、调整等措施形成一块特殊化、特别化的幼儿园特色区域,以此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坚强勇敢,学会合作交往等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研究指向、内容与过程

研究指向:通过对幼儿园户外“混龄特区”的设计与实施的课题研究,探索混龄幼儿在户外运动时选择合适的自主性材料,让幼儿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在这个运动特区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新模式促进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体质、交往能力、主动性得到发展,提升幼儿的合作意识。

研究内容

1.户外“混龄特区”的设计

1)通过场地的设置,用环境来营造幼儿运动的氛围。

2)通过材料的设计与运用,来促进混龄孩子运动的兴趣与能力。

2.户外“混龄特区”基本的活动形式

1)各年龄段幼儿熟悉“运动特区”设置、探索玩法与运动规则等基本要素。 2)同一年龄段幼儿探索“运动特区”内材料设置的多种玩法,并逐渐在混龄时间段铺设开来,幼幼之间互动(模仿和创造)

3)教师的参与式教学,充分启发引导幼儿对材料的运用和对活动形式的把握。 4)幼儿园“运动特区”活动展示交流,教师同伴互助式观察指导、不断改进“运动特区”

3.户外“混龄特区”的观察与导引

1)特区活动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性观察与比较。 2)特区活动材料的阶段性投放原则及调整策略。 3)混龄幼儿互动观察及后续教师观察指导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00a308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