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立己达人 ——“谈读书、论三观”之我见 曲阜市王庄镇中学 唐立 在《西游记》里面,唐僧有一句话啰嗦了很多遍,“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这句话在剧中被唐僧说了无数次,到底有何深意?这还要从三观讲起。 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会讲到三观;有时我们遇到一件超乎寻常、匪夷所思的事可能又会说“三观尽毁、节操满地”。那么,什么是三观?你怎样理解的三观? 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上讲,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接触的人、事、物不同,理念、信仰不同,于是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不同。 下面,我向大家阐述一下我所理解的三观。 一、何为三观? 1.世界观——what——大、小 世是什么?《增广贤文》中语"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又歌曰“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所以,世为时间。界是什么?最常见“楚河汉界”,又诗曰“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所以,界为空间。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世界就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世界观就是人们处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对世界的认识。 世界观的实质,就是解决世界是“what”的问题。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大、小不同,有的人认为修身、齐家就是自己的世界,也有人认为治国、平天下才是自己的世界。我认为,世界观就是一个“大和小”的问题。你的世界观大了,格局就大了;格局大了,事儿就小了。你的世界观小了,格局也小了;格局小了,事儿就大了。 2.人生观——where——来、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何为自然属性?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动物。人是动物,这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何为社会属性?人诞生之后,就要生活,就要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关系。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生,就是人生下来,活下去,人生观就是人对生活的理解。 人生观的实质,就是解决人生“where”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问清楚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我认为,人生观就是一个“来和去”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理解最清楚的是谁?唐僧。“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取经。”这几句话不正是回答这三个问题吗?他的自我介绍不仅是讲给国王听的,更是讲给自己听的。他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就是为取经而生、为取经而活的,不管路上有多少艰难和诱惑,妖魔、金钱、权力、美女都没有动摇他西天取经的决心。唐僧修成正果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因为有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如果唐僧忘记了自己是谁, 1 要到哪里去,而在女儿国成了亲,就算有10个孙悟空也没用!唐僧取得真经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理解和坚持!所以,他成功了!这也正是本篇开头我们所提到的唐僧啰嗦的原因。 3.价值观——which——取、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存在的意义的评价。价为表象,值为本质。什么意思呢?下面举例来说明。先说物,你花198元买了一件衣服,穿着舒服、得体、有气质、很满意,198元就是这件物的价,是表象;穿着舒服、得体、有气质、内心的满足就说明这件物值,是本质。再说事,假如你要给一个人洗脚,如果这人是你的父母,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这人是个乞丐,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这个乞丐就是你的父母,你又有什么感受?这里的洗脚,是表象,就是价;你的感受,是本质,就是值;同样的事,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价值的差异。最后说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语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里,杀身、舍生就是表象,是为价;成仁、取义就是本质,是为值。 价值观的实质,就是解决自我选择“which”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要面临在一些得失中作出选择,而左右我们选择的,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所以,我认为,价值观就是一个“取和舍”的问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兵败被俘时誓死不屈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虽遭革职充军也绝无悔意的选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选择;“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楚雄项羽豪气和越王勾践隐忍的选择。 近观当代,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告诉我们哪些是该取的,哪些是该舍的。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种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出在新时期我们的国家、社会、公民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以上种种,都是价值观作用的直接体现。 二、认识三观有何意义?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换句话说,也就是“理念指导行动”。我们有了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懂得了大和小、来和去、取和舍的问题,也就能够指导我们的一切行动。 1.有了明确的世界观,你就知道了自己的世界有多大。 有时,工作中我们会面临大我和小我的问题,也就是集体和个人的问题。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毫无疑问,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因为只有舍弃小我,选择大我,才能成就自我。 2.有了明确的人生观,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首先,要给自己定好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自己是谁;然后,就是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要到哪里去;接下来就是朝着目标,抬头看路,低头拉车,排除障碍,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取得真经。 3.有了明确的价值观,你就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 人生最难做的不是填空题,而是选择题。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选择之中, 2 大到是在城东买房还是在城西买房,小到今天是吃白菜炖肉还是肉炖白菜。再比如,我是选择看会书还是选择看电视,我是选择作报告还是选择听报告,我想这是在座的各位在假期都思考过的问题。当然,你还可以选择不思考。 凡事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 三、三观对我的影响——知行合一,立己达人。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他就读金陵大学时,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思想,于是取名“陶知行”。后来,他赴美留学,师从杜威,认识到实践应在认识之前,“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陶行知”。 其实,他的名字的每一次变化,实质上是他教育哲学思想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从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再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他不断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过程。虽然,他的哲学思想在不断变化,名字也如影随形,但是不变的一点就是他的“真人”品格。他追求表里一致、言行一致,他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陶行知先生,那就是“真”。 别管是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还是陶行知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认为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提炼升华出来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的是“理念指导行动”;“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的是“实践出真知”;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方可成人、成事。 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论,有很多人做出过自己的认识。孙中山说:“知难行易!”毛泽东说:“认识世界是知,改造世界是行。知行合一是一件大事。”郭弘波说:“知者多喜于学而惮于行,行者常碌于为而讷于知;惟具使命者方能知行合一。”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那我的使命是什么?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给自己定的使命就是“知行合一,立己达人”,同时也是我的座右铭。 2014年12月16日 参考文献: 1.《西游记》,吴承恩。 2.《王阳明全集》,王阳明。 3.《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 4.《增广贤文》,中国社会出版社。 5.《哲学问题》,罗素。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d3dbd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