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修改 浅议群体规范对内聚力的影响 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说是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规范起着约束成员行为的作用。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规范,否则,群体将难以存在下去。规范指导成员的行为朝向群体的目标。规范对成员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体的特征。群体成员智力越高,他们就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 2、群体构成。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如果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兴趣爱好,则成员之间的行为表现容易达成一致,群体的凝聚力就更强。 3、群体的任务。如果任务较常规、清楚。那么规范容易形成。 4、物理环境。如果成员们工作地点离得近、相互作用机会多,则容易形成规范。 5、组织的规范。多数群体规范与组织规范是一致的,但如果群体成员不赞成组织的规范,他们就会发展与组织规范相对抗的规范,如怠工、罢工等。 6、群体的绩效。一个成功的群体将维持现有的规范并发展与其一致的新规范。而一个失败的群体将不得不改变有关的规范,而重建一些可能导致好结果的规范。 7、心理因素。群体规范,特别是非正式群体的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那么,群体的规范性对一个群体的活动会产生怎么的影响呢?一个好的群体,其凝聚力一定高,从而会有很高的士气,明确的动机和坚强的抗干扰的力量。群体成员彼此的吸引力越大,则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也越大,群体凝聚力就越高,增进成员之间的活动和交往,有助于增加群体的凝聚力。群体规模的大小与凝聚力通常成反比,规模小的群体比规模大的群体更容易产生凝聚力。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对外来攻击的防御,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承担群体的任务等都可以表明群体凝聚力的高或低。凝聚力有利于群体任务的完成。有高度凝聚力的群体比缺乏凝聚力的群体工作效率要高。 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发现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高凝聚力组生产效率更高;消极诱导则明显降低了生产效率,高凝聚力组的生产效率更低。高凝聚力条件比低凝聚力条件更易受诱导因素的影响。这说明群体凝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规范和目标。是决定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并不是任何凝聚力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内的小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可能不一致。只有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增强凝聚力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则高凝聚力反而会使生产效率下降。群体内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明显相关,一般地说,内聚力强的群体工作效率也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内聚力越强,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目标和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效率,那么内聚力强的群体精选word 可编辑修改 工作效率就会高;如群体内聚力强,但群体却倾向于限制工作效率,群体就会降低工作效率。群体的倾向和规范是决定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精选word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5be73cc3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