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时间:2022-07-10 09:16: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在肝功能检查项目中,肝功能检测的每一项检测值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临床意义,少检测某项目都将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不能被及时准确地检查出来。下面笔者就肝功能十二项作出了以下详细的分析:

【肝功能十二项参考值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红素(T-Bil)

参考值:重氮法:0.6-12mg/dL改良J-G:3.42-17.1mmol/L 临床意义: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2、直接胆红素(DIBil)

参考值:重氮法:0-3.34mmol/L改良J-G:1.71-3.34mmol/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于阻塞性黄疸、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 3、间接胆红素(IBIL)

参考值:3.42-10.3mmol/L

临床意义: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及疟疾等。>>> 咨询专家

4、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参考值:速率法:0-30IU/L

临床意义:-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慢性肝炎血清ALT升高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而且有时可降至正常。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ALT可升高至参考值的3-5倍以上。活动型进行性肝硬化时


ALT可中轻度升高,但在代偿期可正常或稍增高。患原发性肝癌时,ALT可正常或中轻度升高。胆道疾病如胆石症引起梗阻时,虽无肝细胞病变,但ALT可稍升高。

(2)其他疾病:心肌梗塞及心功能不全导致肝淤血可使ALT明显升高。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均可使ALT活性升高。某些药物或毒物也可引起ALT活性升高。 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

参考值:速率法:0-35IU/L

临床意义:(1)当心肌梗塞时,血清AST升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升高,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2)各种肝病也可引起AST升高。如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3)心功能不全、胸膜炎、肾炎,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使AST高。 6、血清总蛋白(TP)

参考值:双缩脲法、微量定氮法:60-80g/L

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浓度升高:(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升高。如高热、腹泻、呕吐,可使总蛋白浓度达10-15g/dL。另外,休克、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g/dL。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各种因素引起的水钠潴留。(2)营养不良。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慢性肠道疾病,或长期患有消耗性疾病、严重结核病、甲亢、肿瘤等。(3)肝脏疾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其中白蛋白下降最为显著。(4)烧伤时,血浆渗出;大出血时,血液丢失;肾病综合症时,尿中长期丢失蛋;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这都可使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 咨询专家 7、血清球蛋白(G)

参考值:20-40g/L

临床意义:(1)球蛋白浓度升高:血液浓缩可使球蛋白浓度相对升高,但临床上主要见于炎症和免疫系统疾病而引起的γ球蛋白增高,如结核、疟疾、黑热病、


血吸虫、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2)球蛋白降低:主要是体内的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的病人均可引起球蛋白降低。

8、血清白蛋白(ALB) 参考值:40-55g/L

临床意义:(1)白蛋白浓度升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升高的疾病。(2)白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大量出血和严重灼伤。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肝、肾疾病。 9、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

参考值:1.5-2.5:1

临床意义:常用于衡量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当A/G比值小于1.0时,称比例倒置,

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 10AST/AL谷草/谷丙 参考值:1.00-2.00

临床意义: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11ALP碱性磷酸酶

参考值:30-90u/L

临床意义: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b004b8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