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作者:孙丽凤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30期 摘要:民俗艺术实质上是集体进行社会生活的集合,是一种具备综合性、民族性、传承性、现实性特征的文学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纵观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发现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通过多层次、多意象与众多人物形象等文学精神的渗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作为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文学,民俗文化同时也是民族发展与传承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民俗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出发,对民俗学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作品背景;形象塑造;审美意象 民俗发展与文学创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由于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审美特征构成了具有典型研究意义的文学形式。在现当代作品中探究民俗学意识,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把握民俗传承的脉络,同时,也是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精神内涵,凸显作品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 一、民俗学意识与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联系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集体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异,包括传统习俗、祭祀庆典、舞蹈、歌曲等,具有传承性、社会性与客观性的发展特征。以集体形式生活的民族,无论是集体与个人都会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民俗习惯,在文化创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渗透出来。 (一)民俗文化渗透了乡土文化的思想内涵 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有了一定的转变,具备浓厚民俗气息的作品不断涌现,渗透了民俗审美意象,更注重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内容,作品的认可度大幅度提升。沈从文、废名等京派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中所富有的民俗学艺术和内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作品中对于乡风民俗的描写,在有意挖掘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对乡风民俗寄予深刻内涵。如沈从文以乡土人情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边城》,他在作品中为读者描绘了具有民俗意象的图画:质朴的人们、明媚的自然风光、山川青翠、古塔庄重,展现了民俗底蕴,更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边城》中,读者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突出了乡土风光。通过作品也可以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表现特征,让读者产生情感、思维的共鸣。 (二)文学作品将民俗文化的本质凸顯出来 文学作品通过具体景象、人物、情节等内容的描写,凸显了民俗文化的本质,如,北京胡同、市民生活、茶馆见闻、京味儿的闲谈等,都是老舍作品中北京民俗文化的意象与代表;在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废名的江南水乡中,有着静雅的河上柳、幽静的竹林、一腔热血的人物;而在鲁迅描绘的江浙乡村中,小酒馆里有着茴香豆、古朴的乡民。文学作品都是取材于当地民俗活动,通过艺术加工表达出高于生活的文化价值和情感。所以,民俗文化和文学作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民俗文化,文学作品缺少发展的素材,同样,缺少文学作品的宣传,民俗文化也很难得到发扬。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冲突,从表象来观察似乎只是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一些偶然的生活事件的触碰导致的,而寻根溯本不过是生活习惯、行为表现、民俗信仰等差异引发的结果。在现当代的相关文学作品中,这种由民俗文化带来的冲突表现也屡见不鲜。如,巴金的作品中就对新文化提倡的个性解放与原有宗族文化的冲突进行了描写。 二、现当代文学中民俗学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具有民俗文学特征的作品背景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悠久,在现当代时期,新思潮不断涌动,逐步发展出了特色文学流派,如乡土文学等。这种新思潮进一步推动了以民俗化为特征的文学创作热潮,作者通过对民俗背景、习俗、活动、精神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描写,将民俗精神与现当代文学发展融合起来,有意识的对民俗行为进行考察。在掌握了民俗概念涵义以及民俗分类的基础上考察并了解民俗事项,将之投射在文学作品中,一方面,能够站在民俗学角度大致归类各种民俗事项,可以把握民俗的具体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将民俗文学高度概括统一成一门文化学科,将抽象的精神、意象具象化为理论体系,在民俗学的指导下探究文化的艺术价值。 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每到年关将近,当地就有祈福仪式,向神敬献贡品来祈求来年的丰收。而祝福是江浙一带的固有的民俗背景,祥林嫂的不幸故事也是因为此民俗背景发生的。他因为触碰祈福的器物贡品,被村民认为是不祥之刃,因此想通过向祈福仪式捐钱来改变他人的看法。可以说,正是具有民俗特征的背景奠定了这一小说的价值基础。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艺术展现的重要支持,其研究对象不仅涉及当时的文学作品内容、创作背景、文章风格等内容,还包含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与人类学等方面,是民俗文化的理性体现。 (二)民俗学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塑造 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特征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民俗学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一种集体长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承文化流派,民俗文化具备集体化、社会化的特征,也是不同群体意识的集中反映。当作者以民俗文化特征为基础,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过程中,会突出民俗表现的地域性、社会性特点。与此相对应的,读者在掌握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对人物性格、经历、命运的了解会更加深刻、透彻。如老舍作为一位人民艺术家,其笔下的人物塑造在强烈的民俗学艺术刻画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人物的命运,《茶馆》中各色出场人物都带有鲜明的北京民俗文化特征,人物情感变化与最终的命运都有着必然性。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药》,华小栓得了肺结核,而当时愚昧的民众、社会环境,导致了华老栓坚定了用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方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通过对这些陋俗的描写,凸显了当时时代背景下民众的麻木愚昧和看客心理,小人物的悲惨与无奈。 (三)渗透着民俗学特征的情感审美 作者在创作民俗风格的作品时,不仅需要掌握民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精神特质,同时,还需要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才能形成更具艺术价值的审美意境。民俗文化代表作品中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文化思考,如果创作者从理性意识的角度出发,进行民俗作品创作,通常会依照不同的思考方向,选择文章结构、内容与形式等,将民俗代表的行为、精神进行意象化转变,利用符号化的意象表现,拓展文学思考的深度。与此同时,在进行民俗作品构思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字叙述,引领读者透过民俗表象化的内容深入探究其内部的文化特征,从而对民俗文化艺术底蕴的挖掘,表达作者寄托于作品中的文化审美。 三、结语 民俗学意识作为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影响深远、具备较高艺术价值的中国特色文化内涵,通过民俗意象、人物形象、文学背景、审美意趣等形式,形成独特的文化理念。在现当代作品中探索民俗化的文学表现,不仅是作者将简单的意象逐步向深刻艺术内涵转变的文学创作路径,也是突出作者文学审美观念、寄托思想的重要文化理念,在提升当现代文学文化价值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海莹.女性民俗的文学嬗变——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俗之互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31(06). [2]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以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为例[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4). [3]范雯.“分析性文类”与“本土文类”——基于蒲溪羌族口头民俗的田野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2017(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47b4ba9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