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老舍

时间:2024-02-26 07:56: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老舍的生平和创作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曾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成名作(1926-1929)《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亦称“旅英三长篇”奠定了老舍幽默小说家的地位,继承了五四启蒙主义的文学传统,也继承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鼎盛期30年代中期)《骆驼祥子》《猫城记》《月牙儿》《断魂枪》《柳家大院》等。《离婚》《牛天赐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40年代: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火葬》等 建国后:第二次创作高峰,话剧《龙须沟》《茶馆》,长篇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未完)

老舍笔下的市民社会

(一)老派市民 老舍笔下最丰满、生动的形象系列。 总体文化背景: “衣”者心态。

特点:善良、热忱、迁腐、保守、落后。

代表人物形象: 《二马》中的老马; 《牛天赐传》的牛老者;《四世同堂》的祁老太爷、祁天佑父子;《离婚》的张大哥、老李。

()新派市民 老舍笔下讽刺性鲜明的一类

背景特征:中国城市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市民阶层文化意识变得驳杂;

1、恶少型洋奴: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受西方资本主义观念影响;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寡廉鲜耻、行径卑劣 《离婚》小赵、《赵子曰》欧阳天风等

2、洋派青年:向往西方物质文明,对西方进步思想缺乏深刻理解;只取皮毛美化自己、装点门面。 《离婚》:张天真,《牺牲》:毛博士,《善人):穆女士等 ()城市贫民 在老舍“市民世界”里占有特殊位置 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

突出表现了老含艺术的批判性:具有浓烈的悲剧性

《骆驼祥子》祥子、小福子;《月牙儿》“我”与母亲;《四世同堂》小文夫妇、小崔等 《月牙儿》:两母女相继沦为暗娼的故事

月牙儿的多种功能:主人公缺憾人生的象征;表现主人公不同时期的心境;串联小说结构。 散文诗型小说:第一人称“我”叙述,抒情性强,具有感染力。

()理想市民 带有浓重理想色彩、与老含所受市民文学熏陶有关。

如《老张的哲学:老四;赵子日》:李景纯;《二马》:李子荣;《离婚》管《匹四世同堂》:钱默吟、天佑太太、韵梅等

《骆驼祥子》老舍成为职业作家后第一部长篇小说,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新的阶段,奠定老舍在现代文学上的重要地位。作品以旧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同时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尤其以祥子与虎妞为主。

祥子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

1、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 2、此后祥子连遭厄运,在命运的捉弄面前样子不甘失败,竭力挣扎。

3、当虎妞病亡、祥子再次失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的时候,祥子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由生活的毁灭走向了精神的毁灭。


一个理想主义者堕落到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他吃、他喝、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十个大洋出卖人命。他变得形容狠琐,举止肮脏,如同行尸走肉。

昔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样子,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具有深沉的悲剧力量。 祥子的悲惨命运

(一)客观方面的原因

1、军阀的混战,社会的动乱,大兵、特务的抢劫给样了带来的灾难 2、虎妞的控制与摆布,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使样子的身心创伤 3、自然界的风风雨雨的吹打,也增加了祥子的悲痛。 (二)主观方面的原因

个人主义奋斗道路,也不是解救他的根本办法。 (三)对城市文明病的批判。

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伤害,样子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 (四)命运的悲剧。

祥子的隋落过程就是他与命运抗争而不断失败的过程

虎妞

双重身份:剥削者的女儿与被剥削者妻子,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地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修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

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耽误了青春,心中颇有积怨,直至闹翻。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骆驼祥子》的结构是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一线串珠地组织构思,安排情节,显得不枝不蔓、紧凑集中,落笔谨严,布局妥贴,使祥子的性格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得以充分展开。 2、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3、鲜明突出的京味。

四、老舍小说的“京味”与幽默

(一)语言、民俗、文化心理上的“京味” 语言的“京味”人物语言、叙述语言:纯熟运用北京口语,亲切、新鲜活泼。

“刘四爷的眼里不揉沙子。把前前后后所闻所见的都搬在一处,他的心中已明白了八九成。这几天了,姑娘特别的听话,,因为祥子回来了!……看她的眼,老跟着他。 民俗的京味:近乎原生态的风俗画,力透纸背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测念。当代习见的风俗;:饮食礼仪、婚丧,集体无意识的生活程式与社会模式年深目久的心理积习。 文化心理的“京味”官样:

1、讲究体面、排场、气派,追求精巧的“生活艺术 2、讲究礼仪,固守成规

3、性格懒散、荷安,谦和,温厚,儒弱

(二)老舍的幽默西方近代文学及“北平市民文化”的遗代早期创作“为了幽默而幽默”《离婚》:幽默渐趋成熟《正红旗下》:炉火纯青之境:幽默中的忧郁与严肃,寓悲于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87b62c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