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

时间:2022-04-14 04:23: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

当代中国的人口转变在世界上属于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主要体现在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规律,影响到了我国人口转变理论,因此对于分析我国人口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在分析三种类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规律时,产生了人口转变理论。口转变理论是对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律性的总结,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一个由高死亡率、高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经过低死亡率、高生育率和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转变为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和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模式的全过程。

1949年后,我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经历了从自然增殖到自觉控制生育的过程。

针对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来分析,可以把我国的人口转变的分为下面五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口死亡率开始明显下降,很快降至10%一下,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转变。

二、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人口出生率一直维持在35%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为10.3亿。主要原因有三个:①由于中国距离高死亡率的时代太近了,有着对死亡率、特别是婴儿高死亡率的记忆。②中国生产率水平不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使男性劳动力依然是家庭的重要资源。③政府的人口政策鼓励多育。总之,多种力量导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1965年,自然增长率高达28.5%

三、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人口的高出生率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这是由于人口再生产惯性和再生产高低峰的周期重复性使然。人口再生产的高低峰周期重复性是指某一时代人口出生的高峰或低估会随着人口的生育周期再次出现,其运动规律会出现几个世代,而逐渐改变。1963-1965年每年的出生人数达2500万以上,是出生高峰年代。当这些人进入婚龄和育龄期,结婚和生育的人数必然增长,随之会出现另一次出现高峰,过一个世代还会出现类似的出生高峰,只是峰值会低,峰势会分散,最终会逐渐消失。前面三个时期说明了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停留在很高的水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十分的高。

四、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开始采取自觉控制生育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很快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状态,人口向第三阶段转变,只是第三阶段人口转变存在地区差异。这个时期死亡率下降的十分明显,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使死亡率下降速度迅速。

五、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出现了明显的生育率转变,它带动了中国人口转变。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还高达6个孩子,而如今已经低至1.6个,是一场革命性的转变,奠定了中国人口转变的基础。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的出生率下降速度十分的明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转变每次都是十分巨大的,影响的主要是我国的政府政策。

出生率的下降速度在改革开放时期前后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和


思想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出生率的下降。另外,对于人口转变的动力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①我国人口转变是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与经济转变相分离,是不正常的现象。②我国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初的死亡率下降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这个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计划生育的开展,经济因素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多种相关分析说明,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是对生育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社会经济参数。其基本共识是:中国人口转变是在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③随着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改革改变了社会结构,削弱了计划生育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价值体系转变已经使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这种生育率保持在低水平的状况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主要取决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外生性现代化,它要求中国人民要积极地走向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不完全是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而是在外部压力下的“认为选择”,存在多种矛盾。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人口转变:第一,以人口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为开端,即通过引入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医疗和公共保障技术降低死亡率。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比西方国家迅速得多。第二,为解决中国人口带来的压力,政府选择了借鉴西方人口转变的规律,以政策“干预”出生率。迅速的人口转变缓解了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但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等相关社会问题。第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仍然不断地作用于人口转型。人口迁移的角度看,未来的中国几十年间会完成人口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将持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型,加剧人口转型的力度。

分析人口转变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生率是处于一个高水平的,因此,我们分析人口问题要一部分注意到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对于我国人口转变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手段的先进等等,都对死亡率的下降有所贡献,但多数学者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对死亡率的下降发挥作用,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启动死亡率下降的动因是有差异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主要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本质上仍然得益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道路、交通和健康服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才能得以提高。死亡率的下降虽然与食物短缺、饥荒、疾病、传染病等环境条件的改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因此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包括了社会分配方式状况、人均享有社会福利状况以及人类不平等的状况,这些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是否能够平等地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受益。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范畴,人口转变主要有下面五个特点:①我国的人口转变时间较晚,到解放后,死亡率的下降才十分明显。②从建国开始到改革开放仍然保持高水平,出现了人口迅速增长。③70年代,生育率出现下降,但是没有死亡率下降的明显。④我国的人口转变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受到政策影响很大。⑤人口转变潜伏着危机,主要有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潜力等。

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在我国是十分的迅速,主要由于经济和文化等因素造成的。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自1949年以后,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通过“一·五”等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使食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虽然在最早的时期发展速度不是太快,但是到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形成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劲头,不断推动个方面的发展,以至于使死亡率也不断下降。1949年—1978年,这个时期主要是由于医疗和公共卫生技术的引进,特别是西医的引进,推动了我国死亡率下降,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结束战争,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1978年以后,由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家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在道路、交通和健康服务中,使我国人口死亡率得到很大的减少。

所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手段和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死亡率的下降,这是死亡率下降首要原因;而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生活水平和医疗进步能够相对平等地达到每个人,使死亡率能够得以持续地下降。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幅度是巨大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它推动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降低了我国的自然增长率,使我国的一些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完善。国在1949年自然增长率是16‰,到了1965年高达28.5‰,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使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急剧的减少,在出生率基本上也是逐年递减,在刚刚改革开放时期,出生率也有点反弹的情况,但是随后也逐年降低了,死亡率是一直在减少,到2004年自然增长率为5.87‰。这是我国人口转变的历史,也反映了我国的政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情况,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分析我国人口的转变。

对于我国的人口转变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最初的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下降的速度,出生率下降速度,分析了我国人口转变是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有很大的关联。因此我们要客观的分析我国当代的人口转变,不仅解决好将来可能出现了问题,积极做好准备,特别是我国逐渐向人口老龄化国家过度,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解决好将来可能的一次巨大的人口转变。

通过对我国的人口转变的分析,另外根据我国人口的现状,判断出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我们分析人口转变理论的实际用途,把要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更好,尽量减少损失。



人文与社会学 09社工 陶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8ff76c7e21af45b307a8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