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人口的增长将快于可能提供给人类的食物的增长 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二是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 两个级数。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不平衡,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值能力是无限的;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长,“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人口过剩与食物匮乏是必然。 两个抑制——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积极性(现实性)抑制:增加人口死亡率(战争、瘟疫、饥荒及各种疾病);预防性(道德性)抑制:限制出生人数(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受生活资料限制;2.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就一直增长;3,抑制力量使人口与生活资料平衡。——人口波动理论 二、马寅初《新人口论》 《新人口论》的基本思想: 中国人口繁殖太快,人口多,资金少,影响工业化的进程,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该控制人口。 《新人口论》的主要观点: 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 2、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人口与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二是人口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三是人口与工业原料方面的矛盾;四是人口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建议 一是要进行新的人口普查;二是大力宣传,破除封建传统的生育观念;三是在节育的具体办法上,主张避孕,反对人工流产。 三、生育模式 ★生育模式: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主要包括初婚年龄、初育年龄、分娩年龄、胎次、生育间隔等指标。 一是无节制的自然生育模式(传统农业社会的生育模式) ;二是晚婚晚育少生的生育模式(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 ;三是自我控制、自我调控的生育模式(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 四、人口转变的概念与理论 人口转变——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指由生产力革命引起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在现代,一般指由“高、高、低”为特征的传统人口再生产,转变为以“低、低、低”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亦称“人口革命”。 基本观点 死亡率长期稳定地下降是人口转变的动因; 农业、工业和卫生革命,导致食物供应充足、生活水平和医学健康水平提高,以及死亡率下降;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是由于生育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所致; 生育率的最终下降是由于原促成高生育率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 五、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指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过程. 影响: 1.人口老龄化深深地影响人类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引起劳动力资源、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总抚养比上升;(2)劳动人口相对减少,甚至可能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3)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国家竞争力,甚至关系到民族的存亡;(4)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到社会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 2.福利制度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3.社会资源分配和供给矛盾重重。 4.人口老龄化会引发新的老年贫困人口的出现。 5.人口老龄化可能会重塑社会文化、社会秩序和代际关系。 六、人口自然结构 人口自然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两个部分。 人口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 人口性别结构(sex structure)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人口性别结构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同时,人口的性别结构,又反过来影响到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七、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两性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即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社会性别通过社会制度和个人社会化过程得到传递和巩固。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22568d26f1aff00bed51e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