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课文原文 《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又颇耐人寻味的文章,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 《灰雀》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灰雀》分析 《灰雀》是一篇叙事文章。如果列宁就是主动者,他实施了一次人性化的教育。如果孩子是主动者,被列宁对灰雀的那种真诚的喜欢所感动。文章的重点放在列宁的教育上。列宁运用了人性化的教育,使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男孩子被列宁对灰雀这种诚挚的喜欢所感染,明白了爱不是占有,爱应该是让被爱的事物更好的’生活这个道理。 课文结尾点明中心:“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但是如果把列宁当做这个故事的第二角色,男孩是主动者的话,读者理解起来显得非常轻松。 第一次对话: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给这两句添加修饰“问”和“说”的形容词,通过添加,学生体会到了列宁找不到灰雀的担心、焦虑,体会到了男孩回答时的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孩子更容易理解同龄人的心情,这时候问学生,男孩为什么要吞吞吐吐,学生有很多回答,有的说:“紧张,因为心里有鬼。”“害怕,自己捉了灰雀,被人发现了。”“因为他说谎了。” 第二次对话: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在“爱不是占有”这个主题下,列宁不是实施教育的主动者,所以他说这句话不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是内心真情的流露,学生再一次体会到爱,那就是对被爱事物的真切的关心和担忧。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中,我们抓住“想告诉”和“不敢讲”这种矛盾表现。为什么想告诉?只有一个原因,列宁对灰雀这种深切担忧感染了孩子,孩子其实也是善良的。“不敢讲”是因为他毕竟是一个孩子,一个自己意识到做了错事的男孩,出于自我保护,他不敢讲。 第三次对话: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可惜”一词看出了列宁对失去灰雀的无比惋惜,追问“会飞回来?”通过添加形容词,看出列宁的迫不及待,从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再一次得到体现。孩子的句子里出现了两个“一定”,通过添加修饰语气的词,学生体会到了孩子已经完全被列宁对灰雀的感情所感动,毫不犹豫地要把灰雀放回来的心理。 通过三次对话,列宁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孩子是深受感动,自觉感悟。再问:“男孩为什么前面是‘抓’,后面却要‘放’呢?‘抓’和‘放’是一对反义词,可我们恰恰看到了同一种情感,你喜欢用哪个词来表现你对灰雀的情感呢?为什么呢?”课文主题在这个问题中得到了升华。 最不喜欢那句话:“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一个胜利者得意洋洋的语气隐含其中。列宁明明知道灰雀是男孩抓走的,也知道是男孩放回来的,而且男孩低着头,已经承认错误了,为什么还要问这一句话呢?除了穷追猛打,给男孩再加一棍外,还有什么理由让列宁问这句话呢?而这样一来,不是又与教参所以为的“尊重、爱护”这个中心背道而驰了吗?还不如改为:“列宁拉过男孩,拍着他的肩膀,指着灰雀,微笑着地说:“看,这就是我昨天说的那一只灰雀。它多漂亮,多快乐呀!”男孩也跟着笑起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965a20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