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为了活着 宁波市鄞州中学 任阳(指导老师 卢杏琴) 只是为了活着 一条路,两个岔口。——题记 一个被同伴抛弃的淘金者,独自行走在茫茫的阔野上,又冷又饿。两腿的关节,由于疲惫和寒冷,每动一下,就如同将骨臼里生锈的铰链生生掰动。自身的疲乏与周遭的险恶环境相比,又微不足道。他要与一头和他一样拖着沉重步子,在雪地里谋求生存的病狼相周旋。两个灵魂同样疲惫不堪,同样为了生存而几近疯狂。“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他们都希望着对方先死,以便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必要的生存之物。 这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在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塑造的一个鲜活的人物与场景。杰克·伦敦以雄健、粗犷的笔触,将主人公置于一个遍布沼泽、溪流与危机的荒原之上,进行着几近残忍的人与自然的生存搏斗。伟大的作家似乎很喜欢将一个落魄无助的形象与险恶的生存条件放在一起,不断讲述着存在于普通人生命中的生存奇迹。从18世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到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再到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Life of Pi》,无不例外地在作品中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相较于《热爱生命》,同样是人与野兽,《Life of Pi》又似乎“温情”了一些。曾经将它改编成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华人导演李安说,它的内容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书中的主人公——17岁的少年Pi,与一头450磅重的孟加拉虎一同在太平洋上漂流了227天。从一开始人与动物的相互敌视,相互防备,渐渐地变成了相互依靠的生命伴侣,直至获救,是与《热爱生命》最大的不同。 《热爱生命》中,主人公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两个生存状态很相近的人,面对的同样是带给自己生命威胁的野生动物,却采取的是不同的生存手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这就是《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在人狼搏战中的唯一信念。严酷的自然环境,将他的生命逼到了绝路,同时也将他的求生欲望逼到了最大化。在这种生与死的抉择中,容不得多想,眼前的困境时刻会要了自己的命。他选择了抗击。抗击的结果是,他赢了,获得了生命的曙光。 然而,Pi截然不同的抉择,同样为他赢得了生机。正如书中他自己所说,“我根本不想让理查德·帕克死,因为如果他死了,我就得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因此我有了第七号方案——让他活着”。或许是因为自身的力量不足与之搏斗,在精神与生理的双面夹击下,Pi选择了共存。结果证明,这是正确的。 生存,是人类的本能。当一个生命处于绝境之时,思维中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可望却又不可及,犹如沉沉夜幕上,点缀的寥落星辰,隐隐约约指引着方向,在那一头,笼罩的是重生的光芒。这种若有若无的星光,对于不同人意味着不同路。有人选择的是《热爱生命》中与绝望之境的对抗,用尽生命最后一丝力气,为自己杀出一条通往希望的血路。当沐浴在光芒中时,即使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也无碍。也有人转身,走向了另一个岔口。让周围苛刻残忍的苦难,激励自己早已困乏的灵魂,与之融为一体,人性的尊严却不会因暂时的妥协而失去光辉。 人在路上,路在心中。也许生活没有那么惊心动魄。当生活中的绝望、不幸扑面而来之时,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走下去。无论是做一个淘金者,还是成为Pi, 殊途同归。每个人的生活信念不尽然相同,在此时心中的希望却是相同的:摆脱困境,为了活着。 【教师点评】本文颇有思想深度。面临困境,“为了活着”,生命体会选择各自的道路,但它都不是苟且,而是对生命强力的坚信和礼赞,从而实现在特定情境下的超越。这可能是生的现实,更是阅读此类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精神养分。于是,人类能从远古走来,生生不 息。喜欢这样思索着的叙述,喜欢这样以此及彼的比较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b5fd3e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