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谏太宗十思疏》的题名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议《谏太宗十思疏》的题名问题 作者:胡文婷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 摘要:《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人魏徵的一篇谏诤名文。文章以劝谏唐太宗“十思”为线,贯穿全篇。梳理文献可知,此篇名并非魏徵进谏时所用篇名。至清人编选幼学蒙书《古文观止》时,以“谏太宗十思疏”为题收入,普及了此篇的传诵,但同时也造成了误解。事实上,此简短的6字题名却存在着如文体错误、不符合史实、拟题不明等问题。遵循忠于历史和消除误解的原则,建议重拟题为:《十思疏》或魏徵《十思疏》。 关键词:文体;礼制;十思疏;题名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7-0099-03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人魏徵上书唐太宗李世民的篇章。该文对王朝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思考,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945年黄炎培和毛泽东在延安论述历史周期律问题,即源于此。其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等总结,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依然不失其重要价值。 作者魏徵,祖籍馆陶(今河北邯郸市一带),?譹?訛以敢于谏诤而闻名古今。该文言辞恳切、语言流畅、切中时弊,是古代少有的谏文名篇。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启蒙读物时,选录了此篇并拟题名为《谏太宗十思疏》,?譺?訛盛赞此文“可与三代谟、诰并传”“通篇只重一思字,却要从德义上看出。世主何尝不劳神苦思,但所思不在德义,则反不如不用思者之为得也”。这就是“谏太宗十思疏”题名由来。但若细思“谏太宗十思疏”的题名,是有待商榷的,可以说实在是白璧之瑕。 围绕此题,陈霞村先生《关于“谏太宗十思疏”的标题》一文认为,古代各种谏文,从文体特点来看,谏“所针对的都是错误、过恶之类”,历代奏议的标题也证明“谏后面所带宾语,如果是事,一定是某种错误言行,决不会指积极提倡的行为、正当可行的道理”。?譻?訛进谏在古代,常指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说文·言部》云:“谏,证也”。《广韵·谏韵》曰:“谏,直言以悟人也。”又《吕氏春秋·恃君》曰:“故忠臣廉士,内之则谏其君之过也,外之则死人臣之义也。”高诱注:“谏,止也。”可见,“谏”的本意是训证,训正,训止。据此可知,谏文内容均是谏止不应该做的、不好的事情,著名谏文《召公谏厉王弭谤》同是如此。再看魏徵上唐太宗的“十思疏”,此文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积极建议。显然,“十思疏”以“谏”为名,确有不妥。因此陈先生提议“仍用《论时政疏》或《陈得失疏》,抑或改题《劝太宗十思疏》或《上太宗论十思疏》。” 从文体来说,《谏太宗十思疏》拟题存在问题。然而若以原文“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恢复为《论时政疏》或《陈得失疏》,虽比较忠于历史,但在中国古代,这样的标题实在太多,反而指代不明。若仅仅改拟为陈先生主张的“《劝太宗十思疏》或《上太宗论十思疏》”依然有功亏于溃之嫌,兹陈述理由如下: 其一,魏徵向太宗陈疏进谏,并未保留有明确的篇名,流传比较多的是“十思疏”。据《旧唐书》卷71《魏徵传》记载:“贞观七年,魏徵拜特进,仍知门下事。其后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譼?訛正史记载了魏徵上奏的4篇疏文的全文,其第二篇即是著名的“十思疏”。古代臣子进谏,喜以十条为数。以魏徵为代表的谏臣与太宗皇帝,共同缔造了贞观之治,“十思疏”作为太宗朝诤臣进谏、皇帝虚心纳谏的写照被反复提及,作为君臣关系的理想模式,被后世所广为传唱。如:《全唐诗》卷八三五贯休《送刘相公朝觐二首》:“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宋代编撰的《文苑英华》以《论时政疏》(四首之二)为题收录此文。明代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题之为《陈得失疏》。总的来说,唐宋时期,魏徵进谏唐太宗的十思奏疏,并未有明确的固定篇名。 至清代时期,魏徵进谏唐太宗的十思疏文逐渐形成了“魏徵《十思疏》”的代称。如清人英廉等奉敕编《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四《嬴隐集桂洲集明世宗实录》记载:“西室设新榻,为斋宿所。命工绘汉文止辇受谏图,悬之左;唐太宗纳魏征十思疏图,悬之右。”清人蔡世远编《古文雅正》卷六称之为“魏徵《上十思疏》”。又如东邻朝鲜,其春秋馆史官编《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二十六年(1648)五月二十七日右议政南以雄上箚曰:“臣窃思,唐臣魏徵上太宗十思疏,诚合殿下今日之药石。玆不避窃吹云英之嫌,谨录以呈。伏愿殿下,垂察焉。”据以上可知,“魏徵上太宗《十思疏》”名称在清代已大体固定的情况。 “谏太宗十思疏”题名的固定与《古文观止》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散文名篇作为启蒙读物《古文观止》,将魏徵上疏定题为“谏太宗十思疏”。虽然使这篇谏文有了通俗的固定称呼,但因为忽略了特定用法与历史语境,很容易引起误解。前文已有学者指出,我们教科书中此篇题名“谏”字入题不当,属于同样性质的问题。以下围绕“太宗”称呼与标点符号的问题,再作辨析廓清。 其二,魏徵向唐太宗李世民陈疏进谏,当时不可能使用“太宗”称呼。“谏太宗十思疏”及重新拟题中的“劝(上)太宗十思疏”均脱离了历史语境,犯了不明典章制度造成的常识错误。按中国古代礼制,不可以直呼帝王姓名,避讳制度即是关于这方面的规定。违反了避讳制度即属大逆不道,后果非常严重。在不同的朝代,对帝王的名号称呼也各有不同。历史上对帝王的称呼主要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简单地说,庙号与谥号是皇帝死后才有的,而尊号与年号是皇帝在位时的称呼。庙号是指在帝王太庙中,奉祀先皇时追尊的名号。谥号是寓有褒贬的评论称呼,配以专门的“谥法”,如商纣王(残义损善曰纣)、唐太宗谥号为文皇帝(经纬天地曰文)等。从先秦到唐代,谥号一般是一个字或二三个字。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谥号用字数的旧例,并开创了皇帝生前尊号、叠加谀词以谥美的先例,如武则天自称“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尊号的字数增多造成称呼不便,唐宋时一般以帝王的庙号来指代某一帝王。如唐太宗(庙号)李世民。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以后,改年号为贞观,但当时并不称贞观皇帝。其他像唐高宗、武则天在位期间,频繁更换年号,用在位年号称呼皇帝也不方便。到明、清时期,基本上一帝一年号,人们习惯于用帝王年号来指称帝王,如称明太祖(庙号)朱元璋为洪武帝(年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为康熙帝。而在李世民生前,还没有唐太宗的庙号,当然《V太宗XXX》这类题目,只能是太宗之后的后人所加。从称名来看,“谏太宗十思疏”夹杂了当事人去世后的称呼用语,成为了写给已驾崩皇帝的疏文,如此题目,当然与史实相悖。 其三,拟题《V太宗十思疏》中断句符号有问题。古代写文章使用的标点符号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古人读书时先要会断句,使用“句读”符号。在一句完整的话语之后断句,若语意未完则在停顿的地方“读”一下。有时之、乎、者、也这些叹词也有类似标点符号的作用。宋代前后,才开始普遍使用“、”和“。”来表示句读。通过出土文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标点符号使用的情况。?譽?訛 近代以后,中国进入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期。曾出现了空前的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大量的书籍被引介到中国。以标点符号为例,传统的标点符号,已经不能满足时人的写作之用。突出的事例是,当时开始出现了双竖线、六角括号〔〕,用作专门的书名号。?譾?訛清朝同治年间,同文馆学生张德彝第一次引进介绍了国外的标点符号。他每到一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景色、人物、风俗习惯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1868年至1869年期间,张德彝完成了《再述奇》(今改名为《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的标点符号,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1919年,胡适和周作人等6位教授提出《方案》,经过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逐渐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 回到康熙帝时刊刻的《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的拟题上。因为当时还没有新中国成立后通用的符号书名号《》,原来的书名号是在文字下方(横排)或左方(竖排)画波浪线﹏﹏、双竖线、用六角括号〔〕。按照理解,题名之意应为: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按现行标点符号即:《谏太宗〈十思疏〉》。这样来理解,在其他的材料中也可得到以佐证,如《清史稿》卷三五六列传一百四十三论曰:“仁宗诏求直言,下至末吏平民,皆得封章上达,言路大开……游光绎论大臣未尽和衷,武备未尽整饬,愿效魏元成《十思疏》以裨治化。诸人所言,虽有用有不用,当时皆推谠直。”?譿?訛此处“魏元成”即魏玄成。魏徵字玄成,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改。 简言之,后人不明清代所处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时代背景,照搬《古文观止》中的拟题“谏太宗十思疏”,将其按现行标点定为《谏太宗十思疏》,是造成篇名错误的直接原因。 以上对《谏太宗十思疏》题名不当的问题进行了溯源辨析。本文或不能引发学术争鸣,但这样一篇公认的谏文名篇,题名中存在如此常识性错误,是令人遗憾的。为了更新知识、避免以讹传讹,遵循忠于历史和消除误解的原则,建议将魏徵上太宗十思疏,重命名为:《十思疏》或魏徵《十思疏》,避免像《古文观止》“谏太宗十思疏”那样,“谏”字不符合谏文文体,以及以“太宗”入题而造成误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2462df2b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