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学术著作《易经》

时间:2022-07-26 12:5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人们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也称《周易》,或简称《易》“易” 是变化的意思,《易经》就是讲变化的书。孔子为《周易》作传后,《周易》才成为儒家经典,称为《易经》

《易经》一书共分64卦,每卦都由卦象、卦名、卦辞与爻辞四部分组成。《易经》堪称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历代的批注和阐释约有二千种,其中有通过分析卦象与卦爻辞来占卜的著作,也不乏致力阐述《易经》哲学思想。《周易》一书主要包含三部分:卦象、卦爻辞与大传,形成年代各有不同。按传统说法,卦象是伏羲所作,卦爻辞是周文王所作,大传是孔子所作,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周易》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与近古三个时期,是经伏羲、周文王与孔子三位圣人前后完成的。《周易》最初的蓝本,可能是古人对占卜结果的记录,后来演变为一种占卜工具书,因此《周易》的内容是不断增添、不断修正。经过孔子整理之后,此书才最后定型。

解释和阐述儒家经典的书籍被称为“传”。历代学者都认为,为《周易》所作的“传”约有二千种,其中成书最早的是孔子的“易传”,又称《十翼》。因为是孔子所作,所以《十翼》也称为《大传》历来被视为“经”的一部分。至于后代学者所作的“易传”则是对《周易》原文和孔子的“传”的解释和说明。《周易》最初虽然是占卜之书,但流传到春秋末期,经孔子修订后,已不仅用于占卜,其中更包含丰富的哲理。《周易》产生于原始宗教,又具哲学内容,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后世对《易》学形成了义理、象数两大派别。义理派重在发掘《周易》的思想内容,以卦爻之外无别象。象数派重占卜,追求《周易》的神秘性,无限地夸大象数的作用。到宋代产生的图书学,创制所谓无极图、太极图、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等,就是象数派《易》学的一种极端发展。至今此派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易》学发展,还可以按时代分为先秦《易》、汉《易》、魏晋玄学《易》、宋《易》和清代朴学《易》等五个阶段。我们今天研究《周易》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方法,学习《周易》所包含的哲学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在人生中尽可能少犯错误,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把《周易》当作“寡过”之书。



孔子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选用《诗》《书》《礼》《易》《乐》《春秋》六本典籍作为教材。孔子去世后,其弟子仍旧使用这六种教材。随着儒家的影响力扩大,这六种著作渐渐被赋予“经”的地位,被视为权威,称为“六经”。但秦皇焚书后,六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乐》经更失传了。至汉代,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确立,但“六经”仅存五种,此“五经”自此便成为中国学术的正宗。《周易》所包含的哲理,也就在中国思想界占领导地位。从汉代开始,《易经》被正式确立为儒家经典之首。

在中国学术史上,《周易》是唯一将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结合为一的古籍;在后来的发展中,儒、道二家都将此书奉为经典。《周易》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甚至在国外被广泛传播。《周易》传到欧洲后,也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赞此书“代表中国人的智能”。甚至,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八卦”体系与他发明的二进制制互相符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e5423b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