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赏析题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1.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2.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 答:作者描写了兰芽溪水、沙路无泥和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塑造了一个清新、洁净、幽雅的境界。 3.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答: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4.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幽美、洁净的山林雨景图。描写了兰牙、溪水、松树、沙路、子规等意象。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了描写(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 6.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木糙住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7.黄鸡的本意是:指黄鸡报晓,诗中是指: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8.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10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答:“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11.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 哲理: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作者的情感: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12.词中所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 答:春天。从“兰芽短”(兰草发芽)、“子规啼”看出来。 13.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下片写门前流水尚能西流、不要白头面对黄鸡催晓,表达了词人虽处逆境而老当益壮(不服年老)、自强不息(旷达进取)的精神。 14.词的上片写景,景色如画,请从意象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上片以兰芽、小溪、暮雨、子规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优雅清新(澄澈明净、充满生机、优美宁静)的山林春景图。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表达了词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愉悦心情。 15.下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艺术手法:①使用反问,谁说人生没有再次年轻的时候,加强语气。②使用借喻(或类比),以“流水”喻指时间(或把流水与时间进行类比),流水“尚能西”,人也有再年轻的时候,形象生动,给人启迪。③使用借代,以“白发”代指年老,形象简练。④用典,以“休将白发唱黄鸡”发出感叹,劝说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委婉表意。 人生哲理:①表现了词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②表达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也要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的人生观。 16.曹操的《龟虽寿》中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也表达了这种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73a1526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