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闲居

时间:2022-04-23 02:08: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日闲居

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译文

我闲居无事,颇喜重九这个节名。秋菊满园,想喝酒但没有酒可喝,独自空对着秋菊丛,因写下此诗以寄托怀抱。

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可人们还是盼望成为寿星。 日月依着季节来到,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 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 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 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 茅草屋里的清贫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

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 注释

爱重九之名:农历九月九日为重九;古人认为九属阳之数,故重九又称重阳。音,有活得长久之意,所以说爱重九之名。

醪(o):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醪糟。靡():无。靡由,即无来由,指无从饮酒。

服:用,这里转为欣赏之意。九华:重九之花,即菊花。华,同

世短意常多: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这句本《古诗十九首》其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之意。

斯人:指人人。乐久生:喜爱活得长久。 依辰至:依照季节到来。辰:指日、月的衷会点。 举俗爱其名:整个社会风俗都喜爱重九的名称。 露凄:秋霜凄凉。暄(xuān)风:暖风,指夏季的风。 气澈:空气清澈。天象明:天空明朗。

往燕二句:南去的燕子已无踪影,从北方飞来的大雁鸣声不绝。


祛():除去。

制:止,约束,节制。颓(tuí)龄:衰暮之年。 蓬庐士:居住在茅草房子中的人,即贫士,作者自指。

空视时运倾:指易代之事。空视:意谓白白地看着。时运:时节,这里指重九节。倾:斜,引申为转迁的意思。

尘爵耻虚罍(i):酒杯的生尘是空酒壶的耻辱。爵:饮酒器,指酒杯。因无酒而生灰尘,故曰尘爵。罍:古代器名,用以盛酒或水,这里指大酒壶。 寒华:指秋菊。徒:徒然,白白地。荣:开花。

敛(liǎn)襟(jīn):整一整衣襟,指正坐。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作诗。 缅(miǎn):遥远的样子,形容后面的深情 栖迟:隐居而游息的意思。栖,宿;迟,缓。

淹留岂无成:反用《楚辞·九辨》蹇淹留而无成,意谓长期隐退,难道就一事无成!淹留:久留,指长期隐退。

创作背景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陶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此诗当作于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或之后,时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

赏析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陶渊明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小序中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命名的节日,因为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宋代李公焕在《笺注陶渊明集》卷二中认为此句是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体现了陶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

露凄暄风息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露水凄清,暖风已止,秋高气爽,天象清明,飞去的燕子没有留下踪影,北来的大雁还有声声余响。诗人说:据说酒能祛除心中的种种烦恼,菊花能令人制止衰老,而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酒器中空空如也,积满灰尘,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诗人于是感慨系之。


敛襟独闲谣即写诗人的感叹,他整敛衣襟,独自闲吟,而思绪辽远,感慨遥深。想自己游息于山林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不能就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了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而更大的悲痛隐藏在心中,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探求。全诗一气直下,其主旨似在表明人生短促而自己又不能及时行乐,空负秋光的悲叹,然忽又说淹留岂无成,更翻出一层意思,所以延君寿说是一意两层收束(《老生常谈》)。

因为此诗结语的含蓄,似有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因而历来解此诗者就以为陶渊明在此中暗寓了他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借此表示了对前朝的留恋,并有志于恢复王室之事。空视时运倾一句中也系有感于时事的倾覆,尘爵二句则表达了愿安于时命,自保贞心的愿望。后所谓的淹留岂无成,即暗指自己所以羁留人间是由于还抱着复国的希望,等待一展宏图的机会。这种说法自然也不无道理,自来论陶诗的人也曾指出过陶渊明并非浑身是静穆,是一个颇有感时伤世之情的人。龚自珍就说他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考此诗序中所谓寄怀,诗中所谓深情,都似乎确有所寄托,以此推断,可能此诗确有寓意。鲁迅评陶潜说: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此诗即体现了他对政治和生命两方面的认识。

此诗以说理与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其中某些句子凝练而新异,可见陶渊明铸词造句的手段,如世短意常多日月依辰至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等虽为叙述语,然遒劲新巧,词简意丰,同时无雕饰斧凿之痕,这正是陶诗的难以企及处。

陶渊明

陶渊明352365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870a70f8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