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纸副刊的数字化改革

时间:2023-02-09 22:37: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报纸副刊的数字化改革

作者:宋建锋 刘校豆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3

【摘 要】本文以平面媒体中的报纸副刊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报纸副刊现阶段面临的内外环境,并对《南方周末》新媒体探索思路给予解读,进而分析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可行性,认为当前报纸副刊的发展可以效仿《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之路。 【关键词】数字化 副刊 新媒体

《南方周末》宣布要进军电视领域,在南周电视节目登录全国电视台之前,编辑、主持将在网上以南周播报的形式与大家见面。在不久的将来,以《南方周末60分钟》为核心的一系列南周电视节目将陆续出炉。《南方周末》从平面媒体进军电视媒体,内容团队也将从幕后走到台前。①对平面媒体中的报纸副刊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与《南方周末》进军电视媒体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试结合《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过程对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报纸副刊现阶段面临的内外环境 1、内部环境

1)竞争优势不明显。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报纸副刊笼统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副刊,一类是文艺性副刊。综合性副刊,顾名思义,往往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刊登的作品主要是随笔、杂文、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类型,一般篇幅较短。而文艺性副刊则是专门针对有文艺特长的受众,刊载的多是文艺界人士创作的作品。其实,无论是综合性副刊还是文艺性副刊,由于其针对的受众面较窄,版块设置趋于雷同,办刊模式也大同小异,所以间接导致了副刊的定位模糊,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2)传播方式过于单一。虽然目前大部分报纸副刊都推出了相应的网络版,副刊上的内容也可以及时在网络上刊出。但副刊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却还是停留在复制——粘贴的阶段,缺少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如今网络上的的副刊几乎无人问津,点击率还不及一些名人博客甚至是微博,传播范围窄。 2、外部环境

1)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上直接依赖于网络流媒体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WEB2.0技术,手机3G技术,图文或音视频搜索,RSSTAGIVR,定制,关联等网络无线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新媒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互联网的兴起与报业的衰落。鉴于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京华时报》老总吴海民曾提出过报业的过冬论衰退学说,报业的衰落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新闻纪录报》公司(Journal Register97日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这已经该公司三年间第二次申请破产保护了。③

3)数字媒体平台的搭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68月发布了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发展规划纲要,并着重提出了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体制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④

4)受众的阅读习惯改变。以往固定的读报时间如今已经被各种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所取代,虽然面临着强大的冲击,但是报纸副刊还是拥有着一批忠实的受众,很多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纸质媒体来实现的。因此,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应结合新媒体的阅读特点适时做出调整。

二、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可行性

简单来讲,数字化是把模拟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读取的由01组成的信息。在数字格式中,音频、视频和文本信息能混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⑤对于新形势下报纸副刊究竟该如何突围的问题,笔者认为《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即先以内容取胜,然后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媒体传播的优势,将自己生产出的优质内容最大化传播,而进军电视媒体,实质上也是为优质内容提供新的阅读方式,是在引入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

《南方周末》是如何成功转型的?《南方周末》从平面媒体向数字化媒体的过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即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延伸至《南方周末》下属的品牌网站、手机报,拓展了报纸的影响力,同时也融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第二阶段APP移动终端的开发阶段,《南方周末》开发移动终端可以追溯到2009年,是国内最早一家着眼于移动终端应用的纸质媒体,不仅推出了IosAndroidSymbian系统的手机客户端,还率先开发了ipad的移动终端,第一时间抢占了移动终端市场。第三阶段是《南方周末》宣布要进军电视媒体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显然,《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方式并不能直接拿来用在报纸副刊上,但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借鉴性。比如说,报纸副刊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在移动终端开发自己独立于报纸之外的副刊应用,甚至可以创立基于SNS的网络副刊社交平台,加入SNS社交网络的用户,可以创办属于自己的副刊,带动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副刊,还可以为他人创办的副刊组稿,与专业写手进行互动、交流写作心得等。另外,基于SNS的副刊社区整体设计应有清新格调,要有别于以往SNS社区的结构,改为副刊版面呈现;内容方面,则更注重对文学关注和引导。对于网友极力推荐的副刊,可以由编辑精选后印刷出版以示感谢,还可以将精选出的副刊作品录制成电视节目,以声画结合的方式予以推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的构想

伴随着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纸质媒体中报纸副刊正在走下坡路。盈利模式单一,传播范围有限,读者数量锐减,这表明报纸副刊的改革已成为必然。

在新媒体市场中寻找适合副刊生存的土壤,在传播媒介的变化中传播副刊的价值,传承副刊的文化内涵,保证报纸副刊有充足的收入来应对不同媒体的竞争;同时,还需积极开发数字化副刊平台,在不同形态的媒体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报纸副刊数字化改革必定能为我们提供更为丰富的媒体形态,以及更为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本文为西南大学20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10635140 参考文献

《南方周末的新媒体探索》,http//www.geekpark.net/read/view/1625462012-8-14 陈国洲、王大千,《凤凰新媒体发展战略分析》[J].《青年记者》,200812 胡媒,《数字化业绩入不敷出 美国报业巨头破产》,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2-09/11/c_131843358.htm

冉华、张金海、程明、李小曼:《报业数字化生存与转型研究——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13

[]约翰·帕夫利克 著,周勇 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清华大学出版2005127

(作者:均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学生) 责编:周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5f0476a5e9856a561260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