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加。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存在,不当的行政、财务管理给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业绩和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意义 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制定的,使用资源进行经济活动、达成目标和提供服务时保障其效能、效率和合法性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员工遵守公司政策和程序,协助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规范企业的行为,防止企业成为违法犯罪的场所。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1、人员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庞大,但由于制度和管理不完善,人员流动性较大,导致人员管理不规范,影响了内部控制。特别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某些方面的盘活未能被完全保障,从而使得内部流程和管理出现了大量反常现象。 2、财务管理混乱 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可能存在不同的规章制度与要求,而人员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及时、准确,很容易导致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总控制不力,内部审查不严,往往会出现审计误判、财务漏洞等问题。 3、落实监督机制不到位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虽然有各种监督机构,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监督职能与规定的流程,也缺乏逆向监督的机制,导致部门分散,管理模糊而缺乏权威。 1、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确立内部监督职能及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人员管理的规范性、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落实监督与审查的敏锐性。 2、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法律基础知识和业务素养,明确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人员管理的规范、权利的清晰化以及职责的明确化。 行政事业单位应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财务核算、审计评价等各项规定,确保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避免财务漏洞和其他财务违规行为出现,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落实逆向监督,确保监督职能的依据和流程的规范化,确保内部控制在运行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内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相关领导能够重视这个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941055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