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 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甘肃两省的420名重点高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重点高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整体不容乐观;女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比男生更为积极;家庭文化及学业成绩是影响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引导,重点关注两个群体,努力加强理想教育,积极构建支持系统。 〔关键词〕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 一、前言 “同一性之父”埃里克森(e.h.erikson)依据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原理对“自我”进行整合分析,并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概念。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1]。自我同一性在个体青春期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有些学者甚至把个体自我同一性问题和科技发展冲击问题一起视为当今世界上对个体乃至社会最具普遍性的两大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青少年不能在自我同一性上进行有效整合与建构,或者未能学会从中作出适当选择,就会导致角色混乱,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因此,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实质是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扩散。对高中生而言,个体此时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发展迅速,指向未来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早期形成的自我概念面临更新,迫切需要建构新的“自我”以适应新的选择和决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引导与帮助每一个中学生走向积极进取的自我同一性。本研究通过对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进行调查,旨在探明重点高中学生的同一性地位的发展状态,在中学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整合,对学生的现实与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验工具采用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1983)的《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该量表共12题,每题有6个测度可供选择。整合各项得分分别得出“现在自我投入”“过去危机”“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三个项目的分值。再由三个项目的分值情况可整合出6种自我同一性的状态特征:(1)同一性形成地位(a地位),基于体验过去高水平发展危机,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者;(2)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a―f中间地位),在体验中等程度的发展危机之上,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者;(3)权威接纳地位(f地位),仅体验过去低水平的发展危机,但现在进行着高水平的自我投入者;(4)积极的延缓地位(m地位),现在尚未进行高水平的自我投入,但有强烈要求“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者,正处 在体验发展危机之中,将积极地自我投入和实现主体的自我;(5)同一性扩散―积极的延缓中间地位(m―d地位),“现在的自我投入”水平中等程度以下者,但处于同一性扩散地位之上,其“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的水平也不高于处于“积极的延缓地位”者;(6)同一性扩散地位(d地位),现在维持低水平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也薄弱者。其中a与m地位属于自我同一性积极状态;a-f与d-m地位属于自我统一中间状态;f、d地位属于自我同一性消极状态。 为了研究自我同一性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问卷在量表题目前加入了相应的背景项目。由两名研究生协助组织此次问卷调查,以统一的指令和问卷指导语进行实施。被试独立完成问卷,限定时间,统一收卷。 (二)施测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从甘肃及湖南四所重点中学选取高中年级学生420名,收取有效问卷400份,其中男生151名,女生249名。利用心理健康课或自习课的时间,单个施测。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自我同一性地位的总体分布情况 由表1可知,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中人数分布最多的三种分别是自我扩散地位(d)、积极自我延缓地位(m)和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人数分布最少的三种地位分别是同一性扩散 ―积极延缓中间地位(d-m)、权威接纳地位(f)和自我形成地位(a),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1 自我同一性地位的人数分布 (二)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情况 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在性别、家庭来源、独生子女与否等维度上的分布情况见表2。研究发现,性别以及独生子女与否两维度在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来源维度在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自我同一性各地位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调查可知,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学习成绩上的人数分布不均,经检验发现六种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学习成绩等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优、中、差三个等级人数分布最多的三种分别是自我扩散地位(d)、积极自我延缓地位(m)和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人数分布最少的三种地位分别是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中间地位(d-m)、权威接纳地位(f)和自我形成地位(a),表现出与总体相同的分布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65525b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