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名家代出,流派纷呈,传世精品甚多。今天介绍一件法书——赵孟頫的《洛神赋》。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擅长书法,尤其精通楷书和行书,在当时有“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之誉,在书法史上绽放出空前的复古集成的异彩,形成了风格鲜明的特征。而《洛神赋》就是赵孟頫的代表做之一。 《洛神赋》书于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时年赵孟頫四十七岁,属于前期过渡至中期的作品。此卷用笔圆转流美,行中兼楷的结体、点画,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元人倪瓒称此卷“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试细观《洛神赋》,呈现典型的赵体特点。其一潇洒秀逸:外貌圆润而筋骨内含,其点画华润劲道,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此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刚,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中期赵孟頫开始热心学习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在本作品中,明显地显出前期到中期之过渡期行书风格,文字结构宽舒,虽然运笔仍然厚重古朴,而同时也显示出兼具美感与力道的新表现,如“若”字,第一个字敦厚朴素,偏扁有故意,第二个厚重且富有情致。略微右歇;第三个字书写的轻盈灵动可爱。其二古雅端正:作品用笔纯正,讲究章法,书写运行的笔路清晰可辨,不故弄玄虚。赵孟頫前期师承锺繇,不难看出有些字略微偏扁,例如“言”字,字体中的第一部横向被拉长,整个字体向右拉起,使字体中体偏离重心。部分字体是中锋用笔,收笔多采用回峰之势,整个字体呈现出“圆”、“拙”、“敦厚”之态,统观全篇,可看出书写过程中心态平和,笔速缓慢,只觉整篇书法隐隐有些高古之意,而无矫揉造作之气。其三外方内秀:“赵体”字点画圆润华滋,结构布白方正严谨、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心安稳。在楷书中略掺行书笔法,给人一种流美动人的感觉,单观单个字体,可以看出其所呈现出的外形上的方正之势,例如“荡”字,草字头潇洒写出,顺势带出“汤”字,右边部首笔繁而有情致,左边半包围空灵洒脱、右下边紧凑而活泼,整体上外方内秀之势油然而生。其四“涩”而不“生”:“涩”体现在赵孟頫多用侧锋书写,给人严谨冷静的情态,笔画间的提、按分明,给人谦虚谨慎不媚俗的书卷气 赵孟頫的书法,始终呈现出道媚、秀逸的艺术特点。无论是楷书还是行书,都呈现出工整、平稳、温和、典雅之态,洋溢着高贵典雅的气息,文字结构宽舒,运笔厚重古朴,而同时也显示出兼具美感与力道的新表现。《洛神赋》作为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优美潇洒的字姿、圆润灵秀的运笔、密中有疏的布局、飘逸中见内敛的运锋、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气势,高启云曰:“如见矫若游龙之于烟雾也”,不愧为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91cb62cfc789eb172dc8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