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启古诗鉴赏之门 学生从小到大对诗歌的接触与积累,大多停留在朗读与背诵的层面上,即使到了高中也没能形成较为系统的鉴赏与评价的方法与能力。这不仅使学子们对诗歌的解读未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也产生了一种与高考脱节的尴尬现象。尽管许多教师对这类题型作了大量的专项与集中训练,还是有很多学生感觉蒙眬与忐忑。其实,现行教材高中第三册第一、二单元的设置,已经为我们教学古典诗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如果我们能好好把握,即能引领学生叩启古诗鉴赏的大门。 一、巧妙激趣,整体感知 不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种“断代”感,不知怎样用语言去表达与描述心中的理解,又无法调动现实生活里较熟知的感受与之接轨,常常对其既敬仰又畏怯。教师宜首先用激趣法引导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比如可在音乐声中将王国维极为推崇的李煜的《虞美人》出示给学生,(当然,最好是教师自己清唱,才更具质感与穿透力,也更有亲和力。)用这样旋律优美、词句感人的歌曲引入课题,能很快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古今距离,引发他们“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情绪共鸣。 还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发现,在流行歌曲中,还有哪些歌词是从古诗词里演绎来的。在参与歌词演绎(如《涛声依旧》、《中华民谣》等)的热烈讨论之后,又乘机启迪他们形成共识:像这种颇具魅力的经典歌曲其实很有品位,因为它一方面传承了古典文化的某些精髓,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古今语言的一些链接点与今人对古人的某种文化及意识形态的解读体验。经过这样的定位,不少盲目追星的“粉丝”或许会转变观念,将兴趣转移到对经典作品的阅读上来。 作为一种文学特质,无论古诗歌还是现代诗歌乃至歌词,其本质意义都在于“从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并从“可见中见出不可见”的意义。进而懂得,古诗鉴赏并不难,只要我们多调动现实生活中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积极探究一定的规律与方法,自觉扩大阅读量,增加知识积淀,就会化难为易,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同时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时期诗歌各自的特征有个总体的把握:如汉赋的铺陈与夸张,晋诗的隐含与婉曲,唐诗的借景抒情,宋诗的景志相依,元曲的通俗用典。 二、自主合作,探究规律 有了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引路,我们可以从学生文学素养的积淀和适应考纲要求两处着眼。二者缺一不可:忽视了前者,即成了容易干涸的无源之水;忽视 了后者,就成了没有流向的迷茫之水。仍以《虞美人》为例,点面结合讨论并感知一些鉴赏诀窍。 1.鉴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鉴赏诗歌是对诗人创造的意象世界的再度描摹,从而让我们沉浸于对模拟世界的再度体验之中。象,即取之于景、物或事、行之中;意,则传达出诗人的情、理、思。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诗歌形象的主体。再结合标题、作者及注解等信息,就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本词虽明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一江春水”等物象,但只要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即能看见那位“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处于为人刀俎、苟延残喘境地的那种忧思难平、无限怅恨的形象。而正是由于其特殊的人生际遇才形成了他缠绵深沉、哀痛凄苦的独特词风,与其他诗词大家飘逸洒脱、沉郁顿挫、超然恬淡、豪迈奔放等风格相比,自然并不逊色。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2.赏语言 说到语言,这首词更是有许多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之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却已物是人非,江山易主;“只是”二字尤见无奈。此时此景,此人此情,画面美丽而凄迷,在遣词造句的微妙细节里意境全出。 而关键句子更是能传达出诗人独特的感悟。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眼”愁”字较为明显,而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所谓“真伤心人语”也。 可见,本词清新的语言使词作意境更为深远。当然,还应提醒学生,古诗的语言或平淡或绚丽,或明快或含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仔细品味。 3.辨表达 大凡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都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或情景交融、或动静结合、或虚实相生,皆能让诗歌摇曳生姿;而映衬、烘托、渲染、用典、象征、语序倒置以及“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都可使诗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先作一些了解,以便其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981ec4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