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争奇斗艳 “大我”殊途同归——2019年北京舞蹈双周“青年舞展”述评

时间:2022-05-10 21:47: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我”争奇斗艳 “大我”殊途同归—2019年北京舞蹈双周“青年舞展”述评

作者:郭晶晶

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9



郭晶晶

在“天下驿站”的主题下,本年度的“青年舞展”是“展演周”中最能反映全国各省市现代舞发展现状的板块,也最能凸显现代舞与生俱来的包容性优势。5台演出、47支参展作品中23支独舞、8支双人舞、3支三人舞和13支群舞。透过港澳台地区的4支作品和16个“天下驿站”城市的22支作品,笔者能看到年轻人对当今时代、社会、人文的个性表达。敏锐的观众一定能从11所地方高校的13支作品中,洞察到舞者们对“以赛事促育人”“以获奖定高低”现象引起的深刻反思和在人才培养、育人路径方面的新思路。自2017年度以来,该板块仅作为“双周”内部学习交流的平台存在,不对外售票,故让观众感到好奇和期待。只有这里才能看到初出茅庐的编导和演员奇思妙想和极具先锋性和挑战性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有以敬畏之心对待创作、观众和舞台的《快快快!》和《逆向人》;关注社会公共话题,从小众神坛走向大众生活的《海的钥匙》《看不见的蓝,摸不到的绿》;在连续参展中不断成长,提升演员技能的《内心游戏》《时间取样》《触不可及》《哈哈哈》;大胆突破惯常象征域,创造性运用道具和以个性化象征动作语言表达“小我”意志与情思的《落雁的独白》《女儿》《花园》《子豪的吉他》;而《寻》《逐流》《我们同在一片荒原》《逐》《暗流》等新颖奇特的作品,虽主题各异其趣,但立意有待提升,意象尚需琢磨。此外,还有带着职业化的好身体,怀着对现代舞的热爱和执着,一登台便能获得同行与观众一致赞许的作品,如《所以追寻》《躯...》,以及专注于舞蹈语言的开发,为确立个人风格而尝试的作品,如《情·蛊》《一处》《虚拟》等等。

《需要点儿时间》《如草》和《子豪的吉他》是三位完全不同气质的男孩自编自演的独舞:李晋捷在柔光中花去三分钟才穿上衬衫,却以精准的调度、质感和节奏诠释出自己的向往与忧郁。郑庄炀在二重唱中舒展肢体,展开对爱情的浪漫表达。王子豪褪下衣衫后显示出涂满黑色的左腿,跌撞中流露出男儿当自强的气概,冰镇可乐道出青涩却甘甜的味道,而吉他手登台后,偏用琴弓拉奏的刻意而为,则为整个作品染上了敢于挑战的大男孩气派!

《落雁的独白》《故土》《看不见的蓝,摸不到的绿》均属于意象性的独舞。国标舞背景的靳骅对落雁形象的主题选取十分精准,作品借鸟喻人,意象鲜明。莎日娜的《故土》和王文鑫的《看不见的蓝,摸不到的绿》则运用了现代舞编舞技法,将蒙古族舞蹈的动律和体态做了大胆解构与重构,在追忆家园风貌的同时,也关注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不可逆的破坏。

虽然郭姿杏的身体条件有限,但却未妨碍她用蓝色长绳刻画自己的情感历程,并将成长中与母亲、长辈间的代沟与温情凝缩,虽然束手束脚但依旧能展开翅膀,追求理想,并在那首豪放的男声独唱《隐形的翅膀》中,为她和作品《女儿》赢得观众喝彩。

银川的伽巴拉舞蹈剧场已连续五年参展,曾在2016年一举贡献了4支舞蹈。该团的成立意味着宁夏地区的现代舞团终于从无到有,而笔者则见证了它的成长。今年参展的《内心游戏让我欣慰于丁关旺和张卿瑞身体技能的提升和编创思想的进步,二人的配合默契与脚下的干净利落则无疑是在勤学苦练中培养出来的品质。


《逆向人》令人惊喜。从演员精致的面部妆容、风格统一的服装、严丝合缝的调度可以看出作品的每个细节都是精心安排的,而汪波和吴微媚这两位舞团教师显然将一丝不苟的态度传递给了这些非舞蹈专业的学子们。

19位年龄在712岁间的小朋友演出的《礼物》和《海的钥匙》令人欣喜,而14位家长1位老师则共同承担了演出的幕后工作。白色泡沫制作的立方体道具是《礼物》的标志,轻盈又结实,而高杨老师则为它赋予了浓浓的爱——从脚下的路到练习的琴,从身心的依靠到玩耍的积木。为了表达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担忧,孩子们在《海的钥匙》中化身受伤的海洋生物,被海浪拍上沙滩后挣扎扭动,其幼小稚嫩的身躯仿佛真切地感受到生存空间的恶化。本觉实验舞蹈剧场确实关注了孩子的舞蹈美育,进而与照搬考级的教学分道扬镳。

日本肥多美组合带来的《惹火躯干》,堪称撞击了我们的每根神经。两位心宽体胖的女舞者用动作和日英双语讲述了自己的人生,并用马克笔涂写身体的方式强调了生活留下的痕迹。最让观众惊艳的是,她们一边拼命嘶喊,一边将自己那丰满的身体尽情地抛向空中,然后任其重重地落地,其积极乐观的心态顿时将我们以瘦为美的观念抛到了九霄云外。

本年度的“青年舞展”被参与者和观众公认为历年艺术水准最高的一届,然而也有些普遍现象值得关注和思考。比如有些作品显然是缺少思考、一蹴而就的,因而品质大打折扣,比如《傀儡谣》《??》《七》《仅此而已》;而有些作品则是编导在创作、舞者在能力上缺少起码训练的结果。当然,要最终创作出“小我”争奇斗艳与“大我”殊途同归的现代舞佳作来,还需要我们的青年舞者们在尽力提高其专业技能的同时,随时关注当下社会的公共话题,不断增强自己的使命感,以无愧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

郭晶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硕士,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dca78b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