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开题报告时如何搜集资料 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并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的论文总构想。一般为表格式,因其要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栏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其中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和专家帮我们判断一下:这个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就要按照“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理论空间”、“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工作步骤”这样几个方面展开。其中,“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是重点。 其中搜集和积累资料是撰写开题报告的基础,这些资料可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看前人是如何研究的,已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资料,可分为直接资料与间接资料。 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从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于直接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来源于科学观察、实地调查和科学实验等,是需要作者亲自去进行科学研究或者考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测量到的数据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从而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间接资料是指从文献信息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中搜集到并转录下来的他人实践和研究成果的资料。间接资料可以从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媒体等地方搜集和积累,例如: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每每搜集和积累到一些资料时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以方便最后的使用。而且最后若真是需要使用这些资料的内容时,必须注明其出处,且格式要有一定的规范,包括:其顺序的论文作者、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物名称要注明,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明资料的类型、出版日期(如果是书目就要写清楚出版该书目的出版社、出版版次、页码、段落等);另外,每部分的标点符号都是有规定的,并且字号一般用小五。对于来源渠道不一样的文章,还要分别标明其文章类型。 在搜集和积累资料时,首先应该分析、研究该资料。 第一,该资料是不是与研究主题相关? 第二,该资料是学术性文章?还是科普文章? 第三,该资料是不是够新颖? 第四,该资料的权威性如何? 若是都合适使用,便可获取资料原文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3d911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