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演讲稿师德演讲稿,教育是事业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教育是事业,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6个方面,更加注重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提升.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遵守以上规范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师德的底线,但远非师德的终极目标.在师德方面我有以下粗浅的认识: 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有可能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发展自己. 我们应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就应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防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来评价和鼓励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所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关爱学生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保护学生而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民教师,正是在这一批批优秀老师的教育下,也冒出了诸如“小英雄”林浩等一批舍己救人的优秀少年儿童.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如果光传授知识,教师教学完全可以被电脑教学代替,然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艺术,更是精神的传授,只有“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是师德高尚的教师. 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将学生“标准化”,应鼓励“人尽其才”.“允许落后,鼓励冒尖”,“欲成才,先”,“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不仅要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更要体现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探究问题上.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用爱心、用高尚的师德来投入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功托起明天的‘太阳’.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但我认为这种爱,更应该是智慧的爱.智慧的爱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现在老师们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学生越来越难管了,爱学生好难!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对学习缺少热情,还有的学生根本不在意老师的教育,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教师为学生付出了一片苦心,可学生根本不领情.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必须充满智慧.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不会无休止的抱怨,抱怨学生,抱怨家长,抱怨学校,抱怨社会,而应该执着的去学习、去研究,在学习、研究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全国著名的教育家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有一次霍老师提问,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 别人会笑话我.霍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都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当看到他举左手,霍老师都给他机会让他回答,举右手时则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霍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整个班都变了.这就是霍老智慧的爱. 二、追求高尚师德,做发展型教师 记得刚上班时,在教师师德演讲中还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但在今天当今教师接受的师德应该是一种有着尊严感、幸福感、成就感的优美师德,教师们所向往的是成为有智慧、专业发展的阳光教师,教师所情愿献身的职业不仅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更充满着专家的成就感,成才的光荣感,创新超越的自豪感.“发展”是师德修养追求的目标,师德应当将教师引向辉煌,而不是毁灭.在新修订的师德规范中,“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些要求保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成为智慧的、有创造性的专业化教师.所以今天的教师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a3528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