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

时间:2022-07-17 23:05: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泰州市孔桥小学 年级 语文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长江之歌

组成员



2

个人复备栏

曹正伟 孔锋 曹正伟 李荣

1、品味诗歌的语言,背诵诗歌。 2、吟唱诗歌,感受音乐美。 3、培养爱国情感。





吟唱诗歌,感受音乐美,培养爱国情感。



课件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作为背景,在音乐情境中导入新课)

师:有一条大河,蜿蜒曲折,酝酿着中华儿女几千年的爱国情怀;有一条大河,莽莽苍苍,承载着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沧桑。这条大河从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走来,与两岸啼不住的猿声为伴,用健美的臂膀挽着高山大海,向粼粼东海奔去。这条大河从遥远的亘古走来,与天外回荡的涛声为伴,用翻腾的巨浪荡涤岁月的尘埃,推动我们新的时代。

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我们赞美长江,因为她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 恋长江,因为她有母亲的情怀。把我们的赞美与依恋串成一首歌,那就是《长江之歌》 (学生沉醉于音乐节奏中) 二、知识链接 母亲河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中华儿女。身为儿女的我们,对于母亲河

又了解多少呢?

师:同学们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更多地了解母亲河。

(展示投影: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很多其他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讴歌长江,同学们能不能调动自己的课外知识库存,说出一些讴歌长江的诗句来呢?

美丽的长江,让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为了赞美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中



1






央电视台曾经拍摄了一部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胡宏伟为这部纪录片所写的一首现代诗歌《长江之歌》,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歌。

播放《长江之歌》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感觉这首歌跟我们平常听到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出示《长江之歌》

学生自由读诗歌,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气概 乳汁 哺育 臂膀 挽起 依恋 荡涤 尘埃 灌溉 磅礴 点名学生读,学生自由读 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分小组比赛朗读。 配乐朗诵

小组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吟唱长江

齐声朗读课文 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思考: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精读第2节:

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指导朗读:

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 练习朗读全诗。 并挑选学生进行示范朗读。

提问:

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总结):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作业设计:

1 练习朗读以及背诵本课文。 2 通过课文学习,练习生字生词。 3 练习造句

4 体会作者的情感,仿写“长江之歌“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ad0c0feff9aef8941e0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