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课文及教案

时间:2024-03-06 14:30: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一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课文及教案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成效,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课文及教案。 《寻隐者不遇》课文 贾岛 〔唐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围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寻隐者不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寻、隐、者、遇、药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控生字,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进程: 一、释题质疑。

1、直接揭题。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唐代四位大诗人:白居易,李白,孟浩然,王之涣。今天,我们随着第五首古诗的学习,再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 2、释题。

寻:寻觅、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 3、质疑。

怎么找的?为何没有找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古诗。

2、指名读,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指导生字读音。 三、借助画面,知道诗意。

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

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

3、师重点指导。 言:说。

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围绕。 只:就

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 (1)你师父干什么去了?


(2)在哪儿采药? (3)你能找到他吗?

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败兴。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败兴当中萌生了一线期望。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在反复朗诵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 6、扮演诗人童子,表演一下对话。 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

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诵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 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进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爱好大增,讨论十分烈火。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围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成心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行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正是有了及时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心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我觉得,在课堂学习中,我们组织他们去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集体气力再强大,学生仍旧会遇到懵懂不开的困难。这时的老师不能见死不救,一味强调让他们自己再想想,应当组织他们整理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适当地及时参与,或提示,或总结,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做一位及时的引导者,积极的参与者。

在如今的课程改革浪潮里,师生的话语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老师所寻求的不仅是一种对话交换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同等、合谐的氛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够使我们的课堂走向杰出。

小学一年级语文《寻隐者不遇》课文及教案到此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18f009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