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妈妈》教学反思 一堂课能否上的好、上的成功,关键不在于你课备的有多充分,因为课堂是灵活多变的,你无法预测。一堂好课出彩的地方往往是在课堂上生成的。 这周在讲《大使馆妈妈》一课时,在解决文中重点:陈小龙为什么叫大使馆妈妈一问题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陈小龙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大使馆的帮助的,然后让学生找出大使馆是怎样帮助他的。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基本都能找到:是大使馆派人把陈小龙接到大使馆,并照顾他。但这些似乎都不能成为叫大使馆为“妈妈”的有力证据,因为“妈妈”二字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不会轻易的叫别人为妈妈。就在这时,乔子依举起了手,她回答说:因为厨师给他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让他美美地吃了一顿。饭后,理发师傅给陈小龙理了一个青年头。使馆还让曲洪给他买了一条新毛料裤子……这时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说:“你们想想是谁给你们做热腾腾的饭菜,是谁带着你们去理发,又是谁经常给你们买新衣服?”学生便不约而同的回答:妈妈。是啊,只有妈妈才会那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而大使馆像妈妈一样给陈小龙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这样一来,便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为什么叫大使馆为“妈妈”,文章的重点不攻自破。如果没有乔子依的回答,这节课就会那样结束,学生很有可能就带着懵懂学完这一课,而且对文章的重点不能充分把握,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但就是因为她的回答而让这节课变得完美。所以说课堂上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恰恰就是这些才让你的课堂有了亮点。 1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讲《泊船瓜洲》时的情景:当时是实习生讲的,我在下边听,在讲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无论她怎样引导诗人站在瓜洲,望着仅隔一条江水、几重山的家乡时,作者会是怎样的感情?没有一个学生能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这时,脑中突然就出现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我便站起来帮她引导: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抬头望见明月,李白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就齐背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望见明月,在异乡的人们都会燃起思乡之情,那同样,此时身在异乡的王安石也望见了明月,他是怎样的感情呢?毫无疑问,学生立马就明白了是思乡之情。 通过找与学生相关的熟悉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而且学生容易接受,记得牢。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57fc39b307e87101f696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