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卓仁祥博士访学系列活动综述

时间:2022-04-28 11:50: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卓仁祥博士访学系列活动综述

作者:马颖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





作者简介:马 1977~)女,沈阳音乐学院讲师。

2014330--44日,美国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卓仁祥博士应音乐学系之邀来我院访学。

北德州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890年,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所公立大学,该校现今被视为德州内最具权威的研究型大学,它拥有全美国大学规模最大的音乐学院,其研究所中的爵士乐研究位居全美第一位。

卓仁祥为美国北德克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出生于台湾一个基督教神职人员家庭,并在当地完成了中学与大学学业。20世纪60年代初移居美国,先在南浸信汇神学院专攻音乐获基督教音乐硕士学位(作曲、声乐两个学位)。后在西北大学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1972后任教于北德克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并获终身教授资格,现为董事会特聘高级教授。指导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研究生。卓仁祥博士精通英语、德语、日语、中文四国语言。教学与研究领域涉及音乐理论史、和声学史、音乐分析学、音乐理学、试唱听教学法、作曲教学法、律学等诸学科。重要著作有《和声分析系统的历史与实践》、《中国与欧洲:16世纪十二平均律的发现》等(均为英文版)。国内正式出版的中文版专著仅有:《东西文化方文化视野中的朱载堉及其学术成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出版专业教科书有:《音乐文法之路》、《键盘和声》、《视唱练耳》、《音乐分析》等(均为英文版)。此外,发表专业论文若干,音乐作品20余部,并于欧、亚、美各国公开演出。卓仁祥教授曾被两度推选为“德州音乐理论学会”会长,受聘俄核拉赫玛州大学《音乐理论教学期刊》编委、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委员会(HKCAVQ)专职专家。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组织曾授予他“2004年度国际音乐家”荣誉称号。近十余年来,卓仁祥教授频繁出席国内重要的音乐学术活动,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海外理事、星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此次卓仁祥教授的访问活动主体是三场有关音乐本体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重点分别为:乐音的基本制度、旋律的因素与分类、“功能和声”的“音乐功能”。



学术讲座时间分别安排在331日下午、42日上午、43日下午。在三次系列讲座中,卓教授侧重音乐分析学的讲解,但也涉及音乐学学科本身的介绍。卓教授用流利的中文娓娓道来音乐学的发展历程,使师生了解到:音乐被接受为高等学府学位科目最初阶段不是表演专业而是理论专业,因为音乐表演属于艺术学科不能进入高等学府,所以早期的大学只开设音乐理论的课程。而音乐是同数学、地理、天文学并列的数理学科,因为所有的音都跟数目有关,所有的音乐都是听得到的数目。而音乐理论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了解音乐的语言。卓教授通过解释音乐专业术语的原文含义,借用“音乐学之父”圭多1885年发表的文献引出音乐学研究的范围、目的和手段。其核心理念就是:音乐学是用科学的步骤和手段研究音乐,即:观察——假设——实践——分析——结论。


而在接下来介绍音乐基本制度时,卓仁祥博士用物理学、声学的科研数据解释音乐制度的成因,通过恰到好处的钢琴演奏造成的听觉感受印证音乐理论的科学性。我们平日里认为最理所当然的基础理论比如音阶有七个音,他都要问问为什么是七个音?而不是八个、九个、十个音?并追溯到源头给师生们讲解:音阶观念源于希腊的音乐制度,其最基本观念是四度音阶。讲座中,课间铃声成了卓教授信手拈来的素材,用它的音高声响很好印证了他正在讲述的“泛音列”,提出泛音列是自然界最基本的音程,是造物主赠给人类的音乐蓝图,人类音乐历史的发展可以用泛音列来解释。

通过卓教授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关于欧洲已经用了二、三百年的唱名制度早在清朝就已经传入中国,并且康熙皇帝让欧洲的传教士教皇子们学习唱名法。而且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都有它自己的唱名,掌握这些唱名可以唱任何乐音甚至和弦。在课堂上他让大家练习用唱名唱和弦,不是我们平日试唱练耳课堂上从低到高的次序,而是符合人听觉习惯和心理接受习惯的从高到低的次序来唱。他还特别提倡首调唱名法,指出首调唱法不仅可以唱出音,还可以通过唱了解它们的功能。

卓教授所讲的音乐理论让师生们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些我们没有听过甚至是挑战和打破我们固有观点的理论,比如:调号和调无关,它的本来功能是把半音的位置交换。为了证明这一理论,他在五线谱板上做各种演示。再比如:大多数的奏鸣曲包括贝多芬及他之前的作曲家所创作的奏鸣曲,其曲式多半是二部曲式而不是三部曲式。为此,他介绍了曲式分析三个很重要的因素:①动机,②调域,③终止式。几乎所有奏鸣曲的呈示部结尾和全曲结尾都是完全终止,而展开部却都是半终止。所以:所有的奏鸣曲,无论多么复杂,都是两部曲。除了通过曲式分析图给我们解释之外,还给我们举了四位和同贝多芬时代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的文献言论做例证。

卓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不但了解所讲的音乐制度,还让我们了解音乐制度为什么是这样。同时也让音乐学系的老师和同学对音乐学学科本身也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领悟。卓仁祥博士将音乐理论放置于历史发展视野中观察的独特视角,使音乐学系的师生受益良多。讲座过后,部分师生还久久不肯离去,围在卓教授身边请求指教,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卓教授都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44日上午,系领导特意安排了卓教授与教师的座谈,并由音乐学系主任冯志莲教授亲自主持。卓教授向老师们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系内每个参会教师也都积极向卓教授介绍了自己目前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其中的困惑和所遇到的问题向卓教授虚心求教,卓教授认真听每一个老师的叙述,期间或提问或思考或举例说明,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毫无保留的和盘托出。总体来说,对于教学方法,卓教授提供了早年哈佛大学沃恩的教学理念:同样的东西变化重复教授,在每次重复教授时训练学生更高一级别的应用。科学方法即:原则很简单,应用百花怒放。对于学习方法,可借鉴学习语言的方法,任何技能的学习都参考用幼儿学习语言的方法,它被证实是内在学习的最好方法。针对音乐史学教学,他认为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是:不要太注重作曲家,而是要注重音乐形态的发展。把音乐形态的发展变化作为史学教学的线索。传统的教学顺序是从古至今按顺序讲述,而卓教授提倡更符合接受心理学的教学方法:即从学生最熟悉的部分入手,然后循序渐进的向前追溯,向后延伸。关于“尊师重道”,他认为“尊师”是学生应有的态度,而“重道”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国内高校成功“尊师”但是不够“重道”,学生缺乏提问意识,对老师和传统理论甚至是错误理论不敢提出异议更谈不上挑战权威。“学问”是要问的,没有“问”何谈“学问”?学术不是死背的,要能活学活用。对于教师的责任:除了把自己所学知识教给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掌握学习方法,教会他如何思考,帮助他找到很有意思的职位和今后要走的路,而不是只做“象牙塔”里的人,从某种程度说,教师对学生的一生负有责任。针对音乐学系今后的发展卓教授也有自己的见解,针对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研究,他认为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地域优势、人员优势让学生做论文的研究。而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顺应时代、紧跟潮流,新的方向并非是学术性的,


应该更多出于实际性的考虑,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经验、拥有多种技能,这样更利于学生毕业以后就职……卓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话使座谈一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卓仁祥一周的访学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短暂而珍贵。对音乐学系乃至沈阳音乐学院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对于推进学院音乐学专业的纵深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朱默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a87f2a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