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教育问题探讨 小组成员: 在经过认真学习“残疾人社会政策”这一章的内容后,我们小组成员经过探讨分析残疾人所面临的现状,认为要改善残疾人的弱势地位,就必须要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而要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就必须要重视残疾人教育。因此,我们小组针对残疾人教育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以下讨论报告。 一、残疾人受教育现状 (一)总体受教育水平低下 残疾人本身的生理缺陷使他们在生存竞争中无法与健康人相比。如果他们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可以对他们的生理缺陷形成一定的补偿。因此,教育对于残疾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然而,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却远远低于正常人。调查表明,残疾人在文盲比例上远远高于普通人。有近三分之一的残疾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而普通人中这个比例仅为7.7%。只有9%的残疾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数是35.1%,这是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众数。也就是说,相当多的残疾人完成了小学教育以后没有能够升入初中。生理的缺陷加上教育的缺失使残疾人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二)女性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了更多的剥夺 女性残疾人中文盲的比例高达41.4%,而男性残疾人中只有23.7%的人是文盲。在各层次的受教育程度上,男性残疾人口的比例都高于女性。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残疾女性的受教育权力受到了更严重的剥夺。 (三)智力残疾的人受教育状况最差,肢体残疾者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好。 不同类型残疾人,受教育状况也不同。相比之下,可接受全纳教育的肢体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最好,他们的文盲人口比例最低,初中以上各层次教育程度都好于其他残疾类型的人。智力残疾人的受教育状况最差,文盲率高达60.2%。也就是说,在有条件接受教育的情况下,影响残疾人受教育的个体因素主要是其接受能力。由于智力残疾的人的接受能力差,社会普遍对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比较轻视的态度。肢体残疾者的学习能力与普通人没有显著差异,影响他们受教育的因素主要是客观条件。 (四)1986年以后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急速滑坡。 对不同年龄的残疾人的文盲率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文盲率出现了可怕的U形曲线。不论是文盲率的分析,还是受教育水平的分析都表明,40-50岁的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是最好的。其次是30-40岁和50-60岁的残疾人。30-60岁的残疾人的学龄期分布在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前期。这段时间虽然经历了很多动乱,但教育的公平性是最好的。它使社会最弱势的残疾人也受到了惠及。80年代中后期,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教育公平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重点校、重点班的建设引发了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竞争。而最为弱势的残疾人是没有能力在竞争中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近十几年接受初中教育的残疾人的比率都在急剧下降。残疾人受教育状况的急速滑坡再一次敲响了教育公平的警钟。 (五)学龄儿童的在学率偏低 残疾儿童在校率低,教育形式单一,各类型残疾儿童在校率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地区只有少数残疾儿童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学龄残疾儿童的就学率非常低。 (六)城乡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文盲人口的比例上,农村远远高于城市。农村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上,而城市残疾人口的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及其以上各层次教育中,城市残疾人口接受教育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农村残疾人口。城乡的二元分割在残疾人的教育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农村小学的分布状况使得残疾儿童就近入学成为可能,能够跟随普通班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如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的儿童入学率较高。由于我国的特教学校都在城市或县城,农村需要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大都由于经济原因无力去县城就读。 从以上六个现状来看,残疾人教育问题已经很不乐观了。当前,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教育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邓小平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是我们的教育一直没有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如果教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们又怎么才能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又拿什么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残疾人教育落后的原因 (一) 特殊教育的学校、老师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我国教育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人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所以就使得我们残疾人受特殊教育的程度总体来说是偏低的。我们国家据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大概有八千万的残疾人,其中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240万人,但是现在我们拥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却是少得可怜,更有甚的是,能够在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的,或者说是随普通班上学的特教儿童只有不到70万人。所以整体受教育的程度是偏低的,这就是我们现在残疾人教育所面临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二) 残疾人接受教育观念薄弱 一是一些地方忽视残疾人教育,认为残疾人数量少,残疾人教育不是硬任务,无碍大局,即使建了特教学校也难以维持。残疾人教育在一些地方摆不上位置,成为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二是,人门心中的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许多人认为残疾人本来就是家里的负担,再让残疾人接受教育,那会增加家庭的经济支出,而且许多人认为残疾即使接受教育也不会对自身状况有多大的改变,所以很多人选择不让残疾人接受教育。 (三) 残疾人教育经费不足 在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中,投入残疾人教育的经费很少,这就使得残疾人教育包括学校等硬件设施不足,更没有多少经费去聘请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来从事残疾人教育事业。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归咎于我们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残疾人教育捉襟见肘。 三、残疾人教育对策 (一) 政府应该加大残疾人教育的经费投入 在上面我们也探讨了残疾人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经费少,而经费少又导致了特殊教育学校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特殊教育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教育问题,就要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向参加人教育的倾斜,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待遇,聘请高素质特殊教育人才担任残疾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 提高残疾人教育从业者的待遇,加大培养特殊教育师范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资源都会向高收入行业流动,而教师的收入待遇不高,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缺失,而从事特殊教育的师资人才就更少了。因此,提高残疾人教育从业者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特殊教育人才参与到残疾人教育中来就很有意义。此外,加大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培养一批批乐于残疾人教育事业,具备高素质的师范人才是让残疾人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 转变“残疾人受教育无用的观念” 任何现状的改变,都是在人们观念的改变先产生的。若是不改变人们心中的那股“残疾人受教育无用”的落后观念,那么残疾人弱势地位的现状就永远不会发生根本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e70edd551810a6f424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