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健康教育 ——截肢者的健康教育 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目前,假肢装配以成为截肢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获得康复效果,做好截肢手术前、术后以及装配假肢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对截肢者的康复目的在于尽量减轻截肢在患者心理上造成的巨大打击,尽快使残肢状态稳定和实行早期假肢使用训练,早日回归社会。康复过程包括截肢后安装假肢的康复,也包括截肢前的康复准备。 一、术前物理治疗康复 可以改善全身功能低下,提高今后应用假肢和日常生活能力。如患肢关节活动训练、肌力增强运动训练、下肢截肢前的上肢肌力训练(以便术后上肢拄拐有强健的肌力)。患肢关节活动训练(髋关节后伸运动;膝关节伸展运动),肌力增强运动训练(肩关节外展运动),每日2次,每次每项运动做10次。 二、术后全身性康复 (一)早期心理康复 特别对急性外伤引起的截肢,心理康复尤为重要,家属和朋友都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截肢者走出情绪低落,还可请已装假肢的残疾人现身说法,效果较好。 (二)术后正确的肢体位置 术后保持残肢正确的肢体位置有利于干假肢的设计和装配。 术后小腿截肢者仰卧位时,不要在膝部的下面垫枕头,不要躺在床上将小腿垂在床边,也不要坐在床边或轮椅上下垂小腿残肢。 术后大腿截肢者仰卧位时,不要在腰部下面放入枕头或在两腿之间放入枕头,不要在站立时将残肢放在腋拐的扶手上。 (三)术后适应性训练 术后由于还未习惯截肢的感觉,在活动中往往忽略了截去的肢体,在翻身时要注意安全。活动时尽量由健侧向截肢侧移动,尽早适应截肢后的运动平衡。 (四)术后及假肢装配前肢体运动训练 1、大腿截肢者 为预防屈髋外展畸形,影响今后假肢的选配与使用,应注意将残侧髋关节置于伸直、内收位,绝对不允许将残肢垫高。并每日俯卧2次,每次30分钟。 术后4天开始残侧髋关节被动后伸训练,两周后残肢伤口愈合良好时,采取抗阻方式加大臀大肌臀中肌的肌力训练。如:截肢者俯卧位,徒手或沙袋放置在截肢者远端部位,嘱截肢者将残肢上抬训练臀大肌;截肢者仰卧位,徒手或沙袋放置在截肢者远端部位,嘱截肢者将残肢外展,可训练外展肌力;同时还应对躯干和健侧肢体进行肌力训练。 2、小腿截肢者 以膝关节伸屈训练为主,预防屈膝畸形。对年老的还应注加强款关节的伸展训练,由于老年人腰椎代偿差,一旦出现屈髋畸形,即使膝关节可以伸直,也难以使用假肢步行。 3、双大腿、双小腿截肢者 除上述训练内容外,还应加强双上肢的功能训练,可采用徒手或沙袋放置上肢远端位置,进行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的肌力训练,为使用拐杖准备条件。 4、上肢截肢者 接近截肢部位的关节,每天都必须进行锻炼关节的活动。 (1)肩关节离断 必须练习肩部的上提、下沉和前屈后伸,两侧肩部都要练习。 (2)上臂截肢 除练习肩部运动外,还需增加上臂的前屈后伸:内旋和外展、内收训练。 (3)前臂截肢 在肩部、上臂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肘关节屈伸和前臂的旋前、旋后动作训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c7dc4ef46527d3240ce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