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考语文 古诗分类鉴赏 边塞诗不分版本

时间:2022-09-14 03: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考语文 古诗分类鉴赏 边塞诗不分版本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考语文 诗分类鉴 边塞诗不分版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考语文 古诗分类鉴赏 边塞诗不分版本

关山处处。〔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高考边塞诗的设题特点

别董大 高适

〔一〕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乡思亲、同情批驳 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2006天津卷〕 景物特点: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荒凉、辽阔、寒

凉州词〔其一〕张籍 冷的沙漠景象。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内容特点: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情感特点: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注:碛〔qì〕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

答: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

北风劲吹,大雪飘飞。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

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二〕边塞诗常见意象有哪些?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下列问题。〔2004年江苏卷〕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征人怨 柳中庸 借问梅花何处落,春风一夜满关山。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参军北征 李益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⑴这两首诗都描写“雪〞“月〞,在诗中分别起什么作用?请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提示: 高诗:描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渲染出和平宁静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的气氛。 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李诗:描写雪后的天山,荒漠的月夜,渲染行军道路的艰难,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使人倍感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 如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yuán门、烽火等;二是与⑵这两首诗是如何表现征人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hàn海、凉州、高诗“借问梅花河处落〞是征人由听曲而想到了故土的梅花,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qiāng笛、胡笳jiā、含有思乡之情。 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李诗中“一时回首月中看〞那一轮高挂在空中的明月,自然的

〔三〕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勾起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参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参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这样的①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写法有什么好处? 析。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黄沙"形象地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境,含蓄无限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艰难.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

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答案例如: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参军行 王昌龄 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

2015高考语文古诗分类鉴赏---边塞诗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⑴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设置了怎样的背景?

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季节、气氛。为主人公的抒情设置了

一个苍凉荒远孤独寂寞的背景。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者巧妙的转换角度,借主人公设想万里之外的妻子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妻子以及家庭的无限思念之情。

参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⑴请分析诗中“碎〞“独〞的表达效果。

“碎〞字足见将军征战时间之久,所历战斗之残酷;“独〞字写出了将军力压敌人千军万马、勇武过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⑵这首诗在选材上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的分析。 选材上写了一次败仗而且是从败仗中写出豪气。首先 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包将军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其次 用“城南已合数重围〞来衬托将军,于重重包围之中,将军却能射杀敌将杀出重围写

出了将军的豪迈气概。

渔家傲 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

荒芜凄凉。渲染气氛,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主要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希望取得伟大的胜利,却又无从取胜,思念家乡却又有家难回的矛盾心情。爱国激情,浓重的乡思,兼而有之。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丧〞描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高考语文 古诗分类鉴赏 边塞诗不分版本

“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比照,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参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⑴前两句描写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全诗表达什么情感?

描写了寒风紧吹、冻泥开裂、梧桐叶落、枝梢断折的寒冷萧瑟的景象。交代了严酷的环境,提供人物活动背景,渲染凄凉气氛,衬托战士的勇敢大无畏精神。表达作者对唐军将士不畏艰难、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赞美。

⑵试从色彩、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一下本诗所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

大山莽莽,白雪漫漫,红旗飘飘。色彩鲜明,深厚壮美。 风吹、山静、旗动、人行、笛吹,动静结合,静中显动。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第二句“马头冲雪过临洮〞中“冲〞字换成“冒〞字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不好。“冲〞字描绘出战士们在雪夜冲锋前行的生动画面,更表现出将士们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使诗歌充满了一种高昂激扬的情绪。“冒〞字也能表现冒雪前进的情形,但在力度上没有“冲〞字强烈。

2〕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⑦,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萧杀的气氛,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是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比照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参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⑤,胜作一书生。

[注释]①西京:此指长安,今陕西西安。②牙璋:玉制的兵符;③凤阙:汉代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称凤阙。④龙城:又称龙庭,匈奴的名城,此借指敌人的重要都城。⑤百夫长:率领一百名兵卒的下级军官。

⑴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是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的。表现了出征战士冒雪与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鼓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剧烈场面。 ⑵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他宁愿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662b87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