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从中学开始,政治教材就告诉我们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然而,现实版的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却正在酝酿------可以预期,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领域将会不可避免,大量楼盘将会在两三年后集中上市,房价因为脱离老百姓收入水平最终将会崩溃,大量烂尾楼将会出现,大量呆坏账将会转嫁给银行。而我们的房地产上游的钢铁、水泥、玻璃……等没有多少竞争力的粗加工产品会迎来破产潮。我国的经济将会迎来不能承受之重。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讲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占有他人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甚至减产,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力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只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1929-19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2008年再次爆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剖析此次金融危机的现代性的解读以及当前有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指出的可能性的解决法案与途径仍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的历史,资本主义是在经济周期不断重复中向前发展的。而且经济危机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这集中的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性与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之所以这样说,在于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打个比方,所谓科学体系,不是一篮苹果,而是一串葡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要在鲜明的主题下,抓住基本线索,将三者贯通,将一系列重要观点按照其内在逻辑,组合起来,形成“一串葡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旗帜论”是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旗帜就是指导思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力量。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首先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伟大旗帜”,我们必须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第一次把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总结的新经验,产生的新觉悟集中起来,科学地展示出党在旗帜问题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新成就。同时,一些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新问题也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与此相联系,在党内外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思想认识问题和这样或那样的噪音。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方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有的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为名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党的领导地位。所有这一切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到底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而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举什么旗”这一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愈发突显。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的范围,并在欧、亚、非的15个国家获得胜利。这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在现实中取得的极其辉煌的成就。然而,就在获得这些伟大成就的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崭新的国际背景之下自然地就产生了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由于某种历史的原因,人们长期认为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是唯一正确的标准社会主义模式。在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日益暴露的过程中,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是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而不能多样化的问题。从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到波兰哥穆尔卡的改革,再到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探索,1968年杜布切克在捷克斯洛伐克领导的“布拉格之春”。这些都是各国共产党人的确艰辛探索。从1976年到本世纪末的1985年,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者在察夫塔特组织了10次国际性的社会主义圆桌会议。在1983年召开的第8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作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却遭到了苏联的抨击,声称这是在搞社会主义多元化。在1985年第10次圆桌会议上,有专家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特定方式去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不能按照或底或高的利率进行借贷和租用,但也不能把它封闭起来,排斥其它概念和思想。假若不实现这些前提,那么社会主义就会受到自身的危害”;“由于存在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所以也将存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它显然正在脱离这个单一性和一元性的模式”。20世纪80、90年代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失败。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被残酷的事实充分证明是不能持久的。探索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就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3264a7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