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法律风险防范面临四道难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央企法律风险防范面临四道难关 来源:中国企业法律顾问网沈阳分站 发布时间:2009-12-09 11:31:24 点击数:132 -------------------------------------------------------------------------------- 继中铝成为国际矿业巨头力拓的最大单一股东、创下国内最大海外收购纪录之后,最近中钢对铁矿石企业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展开的海外并购案,似乎也正朝着中钢期待的方向走。 6月5日,中钢宣布对中西部公司的持股比例提高到33.82%,阻击对手收购中西部的几率正在变大。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从中海油到中航油、中储棉到中铝,这些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正提醒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风险复杂多变,并教会企业运用法律手段快速成长。 其实,若仔细留意中央企业这支法律顾问队伍,会发现与五年前国资委刚成立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看来,最大变化是从前是政府部门引导着去做,现在是按出资人要求必须去做。2005年,国资委下发了企业法制建设三年目标,要求53家中央大型企业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所有中央企业建立法律事务机构。三年过去,目标完成,机构和人员都到位,这在以前是“不敢这样要求的”。 其次,企业法律顾问更多由事后补救转向了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由事务型转向了管理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五年前,这支队伍不乏抱怨声,因为领导不重视,法律顾问们疲于“救火”,如今,企业更多在做未雨绸缪的工作,法律管理也被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实践。比如中钢、宝钢,在走出去之前,都先作法律尽职调查,预先制定了对公司有利的法律应对措施;国家电网公司争取从立法上反映公司诉求,并对普遍发生的电磁环境诉讼案件和水资源费征收案件,集中分析,提出同类案件的应诉方法;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对即将实施的法律进行法律环境影响评价,供企业及时调整策略。 但正如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法律论证若准备不足或者运用国际规则不够娴熟,就会前功尽弃一样,国内外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仍面临四道难关的考验。 首先,专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失衡加剧,增速放缓,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在逐步增加。西方国家出于政治经济考虑,很可能更加频繁地滥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打压国内企业,中央企业涉外诉讼因此也会进一步增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央企业近年来涉及的境外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劳动用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案件,已经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从企业遇到的案例分析,合同约定不明、规则不清,很容易埋下地雷。比如有的企业在合法使用对方专利时,不断进行创新,对方在十年后就创新部分“秋后算账”,提出巨额索赔。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涉外纠纷,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甚至引发企业危机。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认为,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中央企业必须立足国际竞争,高度关注和研究国际规则和国外政策法规的调整动向,综合施策,趋利避害,加快提高依法整合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确保在法律规则提供的框架内有效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那种“规则不清主意多、事情不明决心大”的盲目蛮干,不仅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而且很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中钢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中钢旗下的中钢澳大利亚矿业公司2005年就拿到了西澳洲两个矿的采矿权,面对两个总储量达10亿吨、开采条件极为便利的资源,中钢不急于开工,原因就是两个矿区均位于土著文化遗产申请区,环保、土著居民社区关系必须先做好。 其次,国家法治环境的不断完善,对中央企业经营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近几年来,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公司法、证券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企业破产法等一系列法律相继出台。比如,按照新公司法规定,大部分中央企业采取的国有独资公司形式,需要变更调整并加强规范;按照劳动合同法,各种用工形式规定更加严格,都需要企业依法调整。 而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前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标准也日趋规范严格,行政执法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企业需及时研究。 第三,中央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能否依法处理好法律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是挑战。比如董事会试点,能否理顺国资委与企业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使试点措施最终上升为制度规范,是难题;中央企业对子公司、孙公司的风险是否在管控中,是难题。据了解,仅子公司、孙公司的股权认定就对有的中央企业来说很挠头,因为搞不清楚子公司、孙公司有哪些投资。 最后,不管企业内外环境如何变化,企业能否靠制度而不是“人治”来应对,始终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五年前,这是大家普遍无奈的问题,五年后,靠个人权威管理企业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比如在董事会试点中,有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角色错位,就让“谁是一把手”成了一个问题。 目前,中央企业又大多处在投资高峰期和体制调整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层级愈加复杂,企业管理难度和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还存在不少漏洞,对外投资、研发生产、合同交易、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从去年年底开始,国资委就不断警醒企业,要过紧日子了。从今年的经济形势看,确实不容乐观,法律风险能否防控得住,对今年的企业来说格外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3be98171fe910ef12df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