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到明清宗族制度演变

时间:2023-05-01 10:38: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先秦到明清宗族制度演变



先秦到明清中国宗族的演变

宗族亦称“家族”,是一种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会单位。宗族通常由同姓氏的众多家族组成,并聚居在一起,因此宗族又是家庭的联合体。家庭与宗族都是以父姓形成的单一世系,家以父为尊,族以宗子为尊。宗族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因,其衍生的文化、制度等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宗族历史源远流长,其演变过程大致如下所述。

在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形成的父系氏族公社是宗族的雏形。

殷商时期商人以族为社会组织,商代宗族仍是血缘组织,其与原始社会时期的氏族组织相较有本质区别。宗族内部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和地位差别。 春秋战国时期,原有的社会组织形态逐渐崩溃,宗法制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但由于儒家在政治、法律、道德诸方面竭力倡导宗法主义,加之宗法观念对封建统治确实有利,故而宗法制的残余和宗法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渐渐兴起的小农经济生产关系相结合而演变为家族并存的“宗某某”。 秦汉时期,宗族具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皇族、外戚宗族和勋臣宗族。皇族是社会上最大的一姓宗族群体。两汉皇权均重用外家,但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臣宗族主要是两汉功臣之后,属于食封贵族。此外还有仕宦宗族、官僚宗族、士林宗族。士林宗族拥有家学背景,步入仕途后发展较快。士林宗族的官僚化与官僚宗族的儒质化,二者之间界限日渐趋同,走向一体化。平民宗族亦是秦汉时期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民宗族成分复杂,有地方豪强、商贾富人及兼并之家。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是宗族结构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等级结构的中心,其宗族形态和宗族组织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其特点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出现大量兼具财力与政治权利的门阀士族。

至隋唐时期,对门阀士族的大力打击使旧式宗族逐渐消解,新式宗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隋唐王朝则从制度上完成了对宗族这一社会力量的有效分解与钳制。在政策冲击下,此时的宗族势力逐渐减弱,其权威大大逊于前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普遍推行,宋元时宗某某再度发生变化。其时宗族特点大致有四点:一是以祠堂、族谱、族田为收族手段的宗族形态;二是


宗族的官僚化;三是宗族在南方逐渐发展;四是族权与政权分离。

明清时期平民阶层壮大,士族、世族消失,这使得缙绅、平民宗族逐渐成为宗族的主体。明清士庶背靠传统,面对现实,在宗族发展、扩大的情况下,倡导族会,利用族会建立族人之间有效的交往,使之成为统宗合族的有效方式 简而言之,宗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久远而深重,在研究其演变过程时,我们也应该对当今社会的组织形态和发张方式做出总结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437a9f03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