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德峰:两本大书里寻觅意义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之二王德峰:两本大书里寻觅意义 作者:丁刚来源:《复旦》第848期发布时间:2010-09-21 中字体 王德峰: 哲学系教授,兼任复旦学院副院长。1956年出生于上海。高中毕业后做电工,高考恢复后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主要教授《哲学导论》与《艺术哲学》两门课程,深得学生爱戴,被誉为“哲学王子”。 大学教育:一项关乎精神成长的事业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每一代人跟下一代人之间发生的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活动。比如,木工教徒弟做家具,这个活动就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在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中形成一个共同体,教师和学生相遇其中。这种相遇有特定的目标,即对未来的文化和文明的某一个领域的承担和培育。我们通过教育主要是完成两件事:一个是学问和知识的传授,另一个是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递。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解体,新的价值原则尚未完全建立,大学难免会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特征的影响,比较突出的倾向就是功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教育越来越像产业。产业化使得师生关系变成市场关系,教师承担传授知识技能的义务,学生来购买教育,获得文凭,从而将大学教育的精神维度消解掉了。接受高等教育本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也是精神成长。年轻人内在的好奇心要求掌握某种能力,这本来是精神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绝不是一个工具化的活动。但是,现在却有了工具化的倾向:使之成为简单的传授和资格认定,关注点在一张成绩单和一张毕业文凭上。学校只要完成了这个事情,学生只要拿到了所要的东西,大学教育就结束了。实际上,即使仅是职业能力,也应以一种精神成长的方式给予他。要让学生在获得才能的同时,获得心灵上愉悦,境界上的提高。这就像好的木工师傅,在培养徒弟的手艺的同时,也培养了他的意志品质,培养了他对手艺活的精神感受,以及他的审美鉴赏力。 哲学教育:引入思想的领域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看上去简单,实际上要求很好的哲学阐发。比如学生提的这个物质问题,早由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过了。贝克莱认为不能谈物质本身是否存在,因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无法被感知,所以物质是无。贝克莱的论证很清楚,但我们能不能同意?我就要在课堂上进行解释:物质是无法感知的,它是一种抽象,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如果以它作为世界观的基础,就是唯物主义学说,并且还要指出它有说不通的地方。 比如对艺术作品的诠释、欣赏都不是科学的事情。诠释艺术作品与对它的审美领会有直接的联系,审美领会是任何有意义的诠释的基础。教师的讲解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启发,指明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如果学生无法接受,这就有待时日了,我讲的东西,他将来可能会发现。对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的接受和欣赏,是一辈子的过程。20岁时听到的莫扎特作品,到50岁或者80岁时再来听,感觉一定是会不一样的,能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东西。一句格言从老年人嘴里讲出来,与从年轻人嘴里说出来,就很不一样。 我上课是有热情的。原因在于,每到上课前我就会想,今天有什么非常有意思的东西非告诉学生不可。带着这种冲动去讲课,自然会把教师的一些才华显露出来。一个教师喜好上课,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性格优势,喜欢跟人说话。二是对教学本身有热情。研究任何学问都不是简单枯燥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是一辈子枯燥地做学术,但做得好的人是热爱它。 我现在似乎有点名气,常被人邀请去做这个、做那个的。但当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69113f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