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够按照固定的形式结构安排教学,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赫尔巴特及其后继者所创制的教学阶段理论“五段教学法”为蓝本和理论依据,结合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当今教学技术手段、教学理论的新发展,简要探讨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形式,以期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实用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模板”。 一、“五段教学法”简介 “五段教学法”是大教育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的弟子在其四阶段的“形成阶段”教学过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 赫尔巴特的思想被其学生席勒和莱因改造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其五个阶段分别为“预备”“提示”“联想”“总括”和“应用”,使赫氏的理论更加清晰易用。“预备”指唤起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旧观念,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动机;“提示”指教师传授新知识;联想即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总括”指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以促进学习者有系统的和统整的吸收教材;“应用”同四阶段教学法中的“方法”。 二、古诗词教学的主要特点 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学,古诗词教学在目标上以诵读、鉴赏为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过程上以吟咏品味为主。这意味着与其他课型相比,教师的职能更多地在于引导和情境的创设。 三、现代教学理论和技术的新发展 理论上以杜威等儿童中心论者的活动课程论在近现代教学理论中占统治地位,使赫氏学派在实践中的地位大受挑战,也促使人们对其进行发展创新;技术上,教育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 四、以《观沧海》为例探讨“五段教学法”的运用 1.教学目标简析 最基本的目标是达到教学测试的要求,能在简单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默写;升格的目标是在较好地把握主题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能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沧海的壮美和作者博大的胸襟。当然相关文学常识和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2.教学过程 (1)预备阶段 出示一些与曹操有关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游戏作品等,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谈谈对曹操的认识。此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迅速地进入状态,并且通过大家的畅所欲言让学生对曹操的人物形象有进一步的了解。此外,所谓“语文的功夫在课外”,在教学进行之前应让学生多做资料收集工作,既使学生对相关内容有相当的了解,更能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激发其兴趣。 (2)提示阶段 鉴于新课改的要求和古诗鉴赏课的特性,真正在提示阶段进行的知识讲授其实非常有限。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应该放在作者、体裁和朗读上。 (3)联想阶段 根据鉴赏诗歌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这个阶段,而不是传统课文的提示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完成学习新知的一个重要步骤: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个阶段实际上是对新知识的深化和巩固。只有学生的新旧经验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学生学到的新知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稳定的记忆单元。这个阶段也可谓是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只有通过联想与想象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意境。 (4)总括阶段 总括大致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对当堂学时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小结,以做到“纲举目张”。就《观沧海》来说主要是再次让学生回味其中体现出来的曹操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博大胸怀。 (5)应用阶段 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学生对诗词的赏鉴并不需要深入地分析其艺术手法,因此其应用还是主要集中在巩固默写上,具体来说是加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性默写的能力。这样既是对鉴赏诗句的巩固,也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 综上论述可看出,“五段教学法”对于古诗词鉴赏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将古诗词教学以完整有序的方式进行展开。当然,该法在现代教学中的势微证明了其致命的缺陷——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死板、不生动。但是只要注意正视这个问题,在教学操作中灵活变通,就可以扬长避短,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既有序又生动活泼,充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a29c84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