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文本解读与教学构想 作者:吴诗清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第1期 【设想由来】 《古老的回声》一书是王富仁先生关于诗歌鉴赏的专著。作为古诗词研究的专家,王富仁教授有着扎实的文学理论基础,又有独特的审美感受,对于诗词鉴赏,常常有与众不同的看法,如对《寻隐者不遇》一诗的解读即如此。很多人在读这首诗时,一般只理解到诗人去寻隐者未曾遇上。可是王教授的解读却令我眼界大开。他认为,从表面上看,诗人的确是没有遇到隐者这个人,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诗人在寻访的过程中已经充分地感受到隐者的气息,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王教授的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于诗歌,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不能只停留到字句的表面意思,而要深入到文字的背后,读出作者隐而不言的内容。的确,对于我们普通的读者而言,我们是“寻隐者不遇”,而王教授和作者贾岛一样,已经是“寻隐者有所遇”了。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更多的“隐者”,并且理解他们呢?一种想和学生分享好诗的渴望,促使我有了把这首诗带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想法。 【文本解读】 《寻隐者不遇》一诗的作者贾岛是出了名的“苦吟诗人”。他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等成诗之后,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寻隐者不遇》一诗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是含义丰富、手法多样。作者采用“寓问于答”的形式,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简短对话,交代了“寻隐者不遇”的全过程,令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作者又在对话中镶嵌了四个和隐逸有关的意象:“松”“药”“山”“云”,勾勒出了隐者超凡脱俗的形象。隐者虽未现身,却留给读者极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诗中用“清淡朴素”的文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其实诗中还有一个“隐者”,那就是诗人自己。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后来还俗。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也是诗人。当时两人一道出家。贾岛还俗时曾与无可有约,将来仍出家。虽然贾岛此后再也没有挣脱世俗的羁绊,但是他的心对于离尘出世还是充满了向往。“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寄无可上人》)“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送无可上人》)这样的诗句就表达了他这样的心情。结合作者的经历,我们不难推测,作者之所以会去山中寻找隐者,是因为他对这位隐者充满了敬慕之情,他的内心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是十分向往的,他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隐者”。 结合上述几点看法,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这首诗里运用了“隐身术”隐藏了许多内容。首先,是写作手法的“隐”。作者把“寓问于答”的手法和隐逸的意象藏在简短的20个字中。其次,是人物形象的“隐”。作者故意不让诗中的隐者现身,却借意象来塑造其形象。作者也对自己未作只字的抒发,却把内心的情感隐在了字里行间。对于“遇”与“不遇”的理解,就在于读者的审美水平了。 带着这样的理解,我对《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进行了设计。 【教学构想】 《寻隐者不遇》一课的设计意图主要有三方面: 1. 通过小剧本的创作,体会诗人“寓问于答”的写法之妙。 2. 引导学生抓诗中的关键词,在品味诗人与隐者的“遇”与“不遇”的过程中,感受隐者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 3. 在拓展学习中进一步认识隐者这一类人的形象。 由于本诗的学习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储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比较适合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前对于诗词的意象能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展开学习。 课堂的学习可以围绕这样几个板块进行: 一、初读解诗意 1.借助画面猜诗题; 2.师生互相补充资料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写作特点; 3.借助小剧本的创作,领悟作者“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 这一板块的学习,首先通过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以及人物简介,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作者,为后面的深入认识作者作铺垫。学生对于这首诗的朗读与理解不存在问题,因此,借助编写小剧本的方式,一方面是促使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另一方面更是让学生在编写以及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寓问于答”的写作特色。这是本诗的第一“隐”——写法之隐,也是读者的第一遇——遇上作者巧妙的写法。 二、再读解“不遇” 1.自由读全诗,说说从哪些诗句中知道诗人没有遇到隐者。 2.朗读全诗,体会诗人“不遇”的心情。 借助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走向了深入。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诗人的每一句诗都在表达“不遇”之意,这是一种刻意的强调。刻意的背后,恰恰是为了与“遇”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 三、三读解“遇” 1.说说自己心中原有的隐者形象。 2.抓住诗中的景物加深对隐者的印象,发现景物与隐者之间的联系。 3.师小结:这些景物就被称为意象。 4.朗读全诗,体会诗人有所“遇”的心情。 千百年来,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虽然不识隐者的庐山真面目,却都在心中对这位隐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心中,隐者是怎样的一类人呢?读了这首诗,你又遇到了一位怎样的隐者呢?借助诗中的意象,相信学生对于隐者的形象会有更具体的感受。 四、“遇”与“不遇”之间 1.小话题交流:你认为诗人有没有遇到隐者? 2.究竟是“遇”还是“不遇”,在于自己的理解,重要的是透过作者简约的文字,一位隐者的形象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3.透过文字,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呢? 其实,有没有真的遇上隐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读者,我们会发现,我们遇上了两个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向往。诗中那位采药去的神秘人物是一位真正隐居在深山中的隐士,而作者,这位一心想寻访隐士的人,何尝不也是在向往着隐士那样的生活呢?读到这里,学生领悟到,原来诗人在诗中还有第二隐——人物之隐,而学生也有了第二遇——遇见隐士。而这,是更深一层的遇见了。 五、拓展阅读:再识隐士 1.简单介绍中国隐士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一诗,说说自己对于陶弘景的认识。 3.推荐人物:陶渊明。 从个别的感知,走向对群体的认识,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更多的人身上,就会发现,这样的人不是个别的,他们有着很多的共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隐士”。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eb45b8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