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报告

时间:2023-03-14 18:2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理学

教育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教育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课堂管理。教育理学从认知科学及学习科学中得到养分,也回馈到这些学科之内。在大学里,教育理学专业通常设于教育系内,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学导论教材中常缺少教育理学的内容[1]

在我国,教育理学是讲授给将要从事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一门理论知识,并指导教师的实践。教育理学者除了到学校做实验外,并不介入学校的心理辅导、咨询、评估和矫正学生的实际活动中。总之,教育心理学具有抽象性、理论性的特点,是以研究课题为核心的。

教育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

教育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理学思想。

教育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少学者试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论教育过程。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早在1806年,他就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该书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的理论问题。1835年,他又写了《教育学讲授纲要》,对前书所述的一系列教育理学思想作了补充与发挥。赫




尔巴特将心理学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对教育理学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继赫尔巴特之后,在教育工作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他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不仅在俄国教育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研究教育理学发展史学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但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因此,并不意味着教育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了。继前面几位先行者的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之后,类似的著作在其他各国不断出现,但这些著作多数是把心理学知识通过推论,移植于教育的,对实际的教育理学问题很少专门研究。这类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促使人们去关心教育理学问题,但并不等于很好地解决了教育问题。

由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理学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1903年,他写成教育理学一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该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个教育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理学的正式诞生。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理学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24d652767f5acfa1c7cd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