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之后,当时的总统布什面向美国民众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说道: “今晚,我请求你们与我一道为痛失亲友的人们祈祷、为流离失祜的儿童祈祷,也为所有安全和保障受到威胁的世人祈祷。我祈祷他们能得到神的安抚,正如世代流传的《诗篇》第23首所书:‘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 在西方国家,《诗篇》中的第23首可谓家喻户晓。这篇演讲便意在用其中深入人心的诗句为悲痛的国民带来慰藉和希望。 《诗篇》出自《圣经》。收有150首诗歌的《诗篇》便是《旧约》里五部诗歌智慧书之一,主题是赞颂上帝。其中,诗篇第23首相传是大卫王根据自己早年牧羊的经历,融入对上帝的虔诚之心而作的诗歌,被称为“牧羊人心中的北斗星”。英国圣公会在1928年将其收录到公祷书后,这一诗篇得到了广泛传诵,变得脍炙人口: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 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为你与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诗篇》第23首共有六小节,第一节开门见山,使用暗喻将诗中的核心意象和盘托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圣经》中多次将上帝和耶稣喻为牧者,将基督徒喻为羔羊和羊群,这种生动的比喻来源于生活。在古巴勒斯坦,牧羊条件与现代英美不同,当地气候与环境恶劣,羊群离了牧者便无法生存,由此诗人肯定了上帝全权掌管我们的生命与命运,也肯定了人对上帝的完全依靠。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羊人一天之中为满足羊群需要而忙碌的画卷。暗喻将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化为与上帝相关的生动形象和图景,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心中牧者(上帝)的崇敬、感激和眷恋之情。这首赞美诗修辞精妙,感情充沛,令人乍读便生平和喜乐之感。 朱光潜曾说:“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西方诗比中国诗深广,就因为它有较深广的哲学和宗教在培养它的根干。”《诗篇》第23首就体现了这种由深厚的宗教感情生发而来的深广感。正是这种深广,使它隽永而成经典。 既为“经典”,总是要不断被后人引述。《诗篇》第23首被引述和阐释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文学、音乐和影视等领域都多有引用和阐发。 历来都有许多文学创作者将其镶嵌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借其光采。其中,“死荫的幽谷”一句一直以来都有大量文学影视及音乐创作围绕它来展开,或是借它来点睛。如《简·爱》中男主角残疾后对简·爱倾诉衷肠时说道:“神的审判照旧进行,大祸频频临头。我被迫走过死荫的幽谷……”写出了罗切斯特对上帝的忏悔之情,也引出下文对简矢志不渝的语句;《小妇人》中,描述贝丝去世的第四十章则直接叫做“死荫之谷”(the valley of the shadow),这一章悲伤而又不失平和,道出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在至亲离世之时的绝望与希望。 “福杯满溢”(my cup runneth over)常被用来形容在上帝恩赐下的满足与感恩之情,不过也有例外。如大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血王子议会的经典台词便是:“我杯满溢!欢饮痛苦!血将漫流!”“重塑经典”,将祝福换成了诅咒,别有意味。 《诗篇》第23首也常被改编为礼拜歌曲和古典音乐,如德国大作曲家巴赫曾为清唱剧作《主是我的忠实牧人》,美籍意裔作曲家保罗·克莱斯顿的《诗篇第二十三首》等等。 及至现当代,对其进行改编和引用的通俗歌曲更是不胜枚举,如美国作曲家乔纳森·利亚斯的《宽恕》等,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较为前卫流行的音乐对《诗篇》第23首的频繁引用。结合各种当代音乐流派(如摇滚、r&b、灵魂、新世纪等等),诉诸更富表现力的乐器,其中既有表达虔诚之心的,也不乏借此表现当代人身处当代社会中时迷惘、幻灭甚至叛逆主题的,体现《诗篇》常读(唱)常新的特点,如:美国朋克摇滚组合后裔乐队的《锤头》(hammerhead)与美国摇滚女诗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的《特权》(privilege)等等。《特权》极具摇滚特色,节奏鲜明,富于感情。歌词前半部分写灵魂的苦痛,生活的无望,接着是引用了《诗篇》第23首全篇的念白,呼唤上帝的怜悯和救助,但对上帝的呼唤却更突出了一种绝望和无助之感。而值得注意的是,歌词中同时也因写进了“流行”但“不敬”的禁忌语而颇具争议。 或许因为《诗篇》第23首在基督徒心中的抚慰与疗伤作用,到了20世纪,在英语国家,《诗篇》第23首开始经常用在葬礼仪式上,这点在大量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如《海上钢琴师》中,海葬主角1900的继父这一幕中,牧师读的便是这一首。另外在与死亡或死刑犯有关的电影片段中也常出现这首诗作为祷词,如《绿里奇迹》和第四部《终结者》中犯人在行电刑前的祷词,《范海辛》中,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在吸血鬼舞会上被丢入火堆前,呼喊的也是“死荫之谷”一句。 以上影视对《诗篇》第23首的引用或是一句或是几句,都是惊鸿一瞥,真正能体现《诗篇》第23首精髓的,或当推电影《大卫与拔示巴》中格里高利·派克对大卫王的演绎。《诗篇》第23首被用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大卫王凭此歌抒发出他把耶和华神作为“牧者”的敬畏心理,以及知罪悔改、从此走耶和华启示的义路和“永远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的强烈愿望。这个段落中的竖琴弹奏,以故事画面中音乐的形式出现,时断时续。与此同时,特写镜头多次表现琴弦的影子映在大卫痛苦的脸上,暗示出主人公内心的搏斗和从罪恶中挣扎出来的愿望。结合了历史典故和音响声光,咏唱《诗篇》第23首的镜头令人心神俱为之而震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a23034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