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卫与《诗篇》二十三篇的研究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关大卫与《诗篇》二十三篇的研究 作者: 李欣欣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14期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圣经》文学研究专家Leland Ryken认为《诗篇》23篇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歌,它最能体现文学创作想象和现实的完美结合。这句话正说明《诗篇》23篇这一文学创作与作者现实人生之间紧密联系,完美结合。诗人将自己丰富一生高度浓缩在短短六节的诗篇中,可见作者对人生体悟之深切,本文简单地探讨《诗篇》23篇来回顾作者的人生经历,从中领略了诗意人生真谛。 关键词:《诗篇》23 大卫 诗歌 美国学者布鲁克斯曾经指出: “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在对诗篇23篇阅读中,似乎看到了作者的一生。不断品味,可以想象作者在写这首诗歌时已是经历世事沧桑的智慧老者,用尽生命经历的一生简单却深刻地凝结在短短六节诗文中。最简练的话语诠释了丰富宽阔的人生境界。美国著名《圣经》文学研究专家 Leland Ryken 认为《诗篇》23 篇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歌,它最能体现文学创作想象和现实的完美结合。这句话说明《诗篇》23篇这一文学创作与作者现实人生之间紧密联系,完美的结合。本文将在回顾作者人生中来探讨《诗篇》23篇。 一.垂暮之思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边回顾大卫一生,边品读这首诗篇,便读出真意。大卫的一生充满血泪教训,虽有光环荣誉相伴,也有犯罪后经历与神隔绝的痛彻心扉,神的手一直在他身上。诗人回顾自己一生经历,想到天父对自己也正像牧人对羊群一般,在心灵干渴,肉体疲乏之时,耶和华是随时的供应者。垂暮之年的诗人首先用耶和华开头,知道自己不是可以随时把握命运的主人。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 说过:诗歌就是暗喻,即说的是一件事,指的是另一件事,即以此物比彼物。将耶和华比喻成“牧者”,读者很自然的会联想到大卫年少经历,他是一位牧童,他随时知道羊群的需要。以色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限制当地人们以游牧生活为主,将人生经历融入诗中读来顺理成章。童年的大卫就被父亲委以重任牧放羊群。与自然为伴,小小年龄就被训练责任感、爱心、勇气。《圣经》上记着,有时来了狮子,来了熊,他就勇猛地与它们搏斗。以色列的土地大都贫瘠,要想找到草场丰富水源充足的地方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因而可能比较危险,会遇到各种环境,这一切都没有让他退而却步,他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羊群。大自然这样天然残酷的训练场,对于大卫各种品格的塑造大有益处:生存的智慧、面对的勇气、坚韧的特质……大卫,他这个蕴藏宝藏的矿石,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历练中渐渐显示出美好的品格,也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基础。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这一句,作者笔锋转换,从“牧者”的比喻中回到生命的起初,与耶和华相遇之时,耶和华首先让他里面沉睡的灵魂苏醒,然后他便跟随耶和华的引领。根据《圣经》创世纪中记载神创造宇宙万物,唯有人的创造中,耶和华像他吹了一口气,这“气息”便是与神交通的“灵”。因此,人类被称作“万物灵长”。《圣经》上把背叛上帝不悔改的人类,认为他们的灵与神隔绝,因此在这里,大卫若想与神重新连接就需要“灵魂苏醒”,从而走耶和华的道路。 二.壮年被追杀的惨痛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敌人面前”与“摆设筵席”。在以色列的敌人面前,耶和华为“面色光红”的少年大卫摆下得胜的筵席——与非利士人歌利亚争战。歌利亚“身高六肘零一虎口;头戴铜盔,身穿铠甲”,他常对着以色列的军队骂阵,“以色列众人看见那人就逃跑”,大卫听说这事,很是发怒。一次趁与哥哥送饭的机会,跑来与巨人般的歌利亚对峙。“你仆人曾打死狮子和熊,这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也必像狮子和熊一般。”大卫坚信“耶和华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抓,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大卫的勇气来于心中对他独一真神耶和华的信心以及他旷野式的训练。结果大卫借助一粒石子,用机弦甩去,打中非利士人的额,石子进入额内,他就仆倒,面伏于地。旷野般直面自然各种险峻环境的试验让稚嫩的少年走向成熟。那份来自内心深处的从容,淡定,是在经历种种险境中训练出来的。大卫通过一粒石子战胜了巨人歌利亚,使以色列重新再敌人面前抬起头来。 这时他似乎在神的手中被训练成熟,足以担当重任,不过,命运在这里又对他有一个更大的考验。当时以色列君王扫罗让以色列的神早已厌倦。百姓的目光也渐渐转向大卫,大卫日益得势,扫罗就越发想要害他,多次追杀大卫,无辜的大卫选择逃离。扫罗多次落在大卫手中,大卫并未对扫罗下手,反而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 ”敬虔的基督徒们相信“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在大卫曾被扫罗追杀以致心中及其难过时在诗篇中曾呼喊,“我在困苦中,你曾使我宽广”大卫的胸怀正是在这样一次次被追杀的试炼中宽广,这一切的经历,都成为他日后做一个好君王的祝福。忍耐、宽厚,仆人的样式,等候的脚步,也是以色列的神对他的子民的期望。当大卫最终成为君王的时候,又一次看到以色列的神在大卫的“敌人”面前为他摆设“得胜的筵席”使他一生“福杯满溢”。 三.中年坎坷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人想到这条人生义路的不易,充满“死荫的幽谷”,充满绝望荒凉的境遇,但当作者经历之后回想起来,并不觉得可怕,因为他的牧者随时与他同在,他用他手中的杖和竿在指引着迷途的自己。经历让生命不断丰润圆满,这位以色列历史上荣耀的君王也有人生犯错后的低谷。在大卫作王的人生中,出现了一位女子拔士八,就是后来以色列出现极盛时期的所罗门王的母亲。大卫与她犯淫乱罪又借机会杀了拔士八丈夫。大卫在这件事上可谓一错再错。他受到了神严厉的惩罚,与拔士八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就夭折,后来又接连面对家族风波,儿子阴谋篡位等一系列的事情突发其来,可谓是对大卫灵魂体的惩罚。大卫曾向神大声疾呼“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大卫为自己的罪写的忏悔诗“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从《圣经》的记载中似乎看到,大卫的后半生基本都是在忏悔中度过的,在眼泪与诗歌的赞美中归回到天父的身旁,真实地悔改使大卫得到宽恕,耶和华最终评价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困苦的心灵之旅,磨练了意志,净化了灵魂。很多人遇到困难时会怨天尤人,而另外一些人在逆境面前虽然不得不低头,但他们不断努力,找出失败原因,及时校正步伐,向着真理不断前行,取得最终胜利。 四.一生的恩惠平安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短短的六节,我们看到作者一生常有“死荫的幽谷”和“敌人面前”,当作者回顾人生时,这些是留给作者最深的记忆,那些丰功伟绩的功成名就时刻,已不重要,而这些让作者真正成长的“死荫”、“幽谷”留给他一生的财富,作者因此而成为心灵丰富的人。困苦打击给作者带来的宝贵财富。因而也就自然的流露最后一句,作者认为自己一生一世都有恩惠慈爱随着他,所有的眼泪和打击都是真利益,换来了一生的恩典,诗人也清醒地看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耶和华。因此他唱出满心赞美的歌曲,“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这就是他一生的感悟。这样的人生观似乎给我们活在当下的人们带来更多启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收获一份通智慧。读完大卫的诗歌,似乎走过大卫一生,真实见到一个立体全面,有血有肉的英雄闪耀在历史舞台上,有粉状华丽的出场,有小丑般灰溜溜的角色,暗淡的快要失去光泽。以色列的历史从头到尾的记下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卫王,这位在以色列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英雄。也正是历史的真实,让我们看到全面的人性,赞美美好的品性,歌颂善良的行德,也慨叹人性的软弱,时而高尚,时而卑贱,时而高峰,时而低谷。也正是这份真实,不会盲目因为他的错误否定他,不会因为他的伟绩神话他。 参考文献: 1.布鲁克斯: 《形式主义批评家》, 《“新批评”文集》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Leland Ryken. How to Read the Bible as Literature. Zondervan,1984。 3.《圣经﹒诗篇》23篇[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89。 4.《圣经﹒约翰福音》[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 5.《圣经﹒箴言》[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5。 李欣欣,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caa3870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