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1.介绍作者 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介绍《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补充:“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明确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逾矩(yújǔ ) 箪(dān) 好(hào) 肱骨(gōng ) 笃(dǔ)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重点字词】 而:表转折,却。 罔(wǎng):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翻译】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解读】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cac2df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