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听说游戏——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田婷婷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5年第08期 【摘 要】听说游戏是教师设计组织、幼儿自愿参与的语言教学游戏。听说游戏是一种规则性的语言游戏,通过游戏有利于幼儿了解和学习规则,获得语言交往的技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幼儿在听说游戏过程中可以认识自己、了解社会,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听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该做到听说游戏选材的生活化、发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加强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规范行动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 ;听说游戏 ; ; 社会化发展 幼儿社会化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社会化,即社会性不断发展并奠定健康个性的基础,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幼儿来讲,家庭和幼儿园是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环境。 我国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听说游戏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主要游戏形式,提供了机会、场所,使幼儿的社会化变得自然而有成效。 一、听说游戏的概念与特点 1.听说游戏的概念 听说游戏的活动目标是以培养儿童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含有较多的规则成分。 2.听说游戏的特点 听说游戏是一种规则游戏,将规则转化为学习内容,有助于幼儿学习规则,适应社会。 听说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习语言,获取知识,认识社会,了解自己。 二、听说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 1.听说游戏促进幼儿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自身人格的核心。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3—6岁时期是幼儿人格发展的敏感期。在听说游戏中幼儿通过语言表达来认识自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己,建立自我认知。如小班听说游戏《照镜子》:幼儿一边照镜子,一边学习用句子“照镜子、照镜子,我有……”来描述自己的五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了解了自己的五官特征,有“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眼睛”,初步形成对自己五官特征的了解。 2.听说游戏促进幼儿人际交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交往有如下几个基本功能:交流信息;组织共同活动;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听说游戏中,幼儿在接受他人信息和传达自己信息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例如大班听说游戏《金锁银锁》:两名幼儿手拉手组成一个锁,开锁人问:“这是什么锁?”拉手人回答:“这是××锁。”开锁人用“××,××,×××”的句子讲对了,开锁人就能轻轻把两人的手分开。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的交流信息、相互协商的能力。 3.听说游戏促进幼儿互助协作能力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与途径。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将决定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团体和社会。 听说游戏的内容和开展形式需要幼儿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配合完成。例如大班听说游戏《盖房子》中,将幼儿分成两组,然后分别请两组的孩子用“××越×越×”,“××越××,就越×××”的句型创编语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游戏,培养了幼儿团队合作力。 三、如何开展更有利于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听说游戏 1.听说游戏的选材生活化 社会化就社会和个人而言,是指个人的社会化。只有当幼儿成功地适应幼儿园的价值观时,他才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和传统习惯的价值观的差异。在幼儿听说游戏的选材时,可以以传统文化、习惯为主题,让幼儿在听和说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 2.教师在听说游戏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幼儿社会化的内容包括幼儿认识自我、他人、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等。在幼儿听说游戏的开展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同伴合作、师幼交往,多给予机会让幼儿面对和解决问题,老师在适当的机会和时间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听说游戏过程中注意培养规范行动的品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社会化的任务之一:个体必须具备按规范行动的品质,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从小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对其了解自己、适应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8-90. [2]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0. [3]陈宴.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做最好的自己[J].中国校外教育,2010(01):10. [4]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和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01. [5]李生兰.怎样使幼儿社会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07):02. [6]陈世联.儿童社会化解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2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b7493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