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2012年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 (2012年7月20日 2011年,某某街道建立和完善了街、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司法矫正室和综治信访调解室。投资110万元,改扩建了街道服务大厅,扩大后的服务中心面积达到350平方米,服务台增加到12位,形成了综治、信访、劳动保障、司法调解、农业、城管、证件办理等各种与百姓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对重点工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咨询服务做到“一口清”,事项办理做到“一次清”,为街道全面实施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软实力基础。今年上半年,共为群众办结各项便民服务事项108件,调解民事及劳务合同纠纷30件,排查各种矛盾纠纷27起,信访案件24件,提供各类服务210人次,为群众省时省力,群众无不交口称赞。许多群众反映“以前为事经常因为路不熟、对办事的一些规定不清楚,一件小事也要好长时间才能办好。现在到街道里办事,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把我们当亲戚朋友,笑脸相迎,一般事项在一个地方就能很快办好”。在进一步征求群众意见的同时,我街道将继续加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现将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我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综治办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经济发展科副科长担任,另设窗口工作人员9人,整合社会事务、计生、农林、海洋渔业、城市管理、综治、城管、信访、业等部门,构建统一行政审批和 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 为使便民服务中心真正起到便民、惠民作用,我街道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入手,切实推行“七公开”,即:项目名称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请条件公开、申报材料公开、办结时间公开、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公开;实行“五规定”,即: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上报事项负责办理,控制事项明确答复,首问责 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双岗制、和考勤请假等制度的建立和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严格考核,过硬奖惩都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 我街道实行便民服务中心与街道政务公开一体化,在推进我街道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理互相补充、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在便民服务建设中,我街道注重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四个结合”:一是把便民服务工作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便民利民服务站工作相结合;三是把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开展干部作风整顿、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四是把便民服务中心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便民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二是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三是促进了依法行政;四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工作规范,措施完善 一是根据我街道实际情况,每个窗口安排一至二名工作人员值班以维持便民服务站中心的日常接待、接件、咨询等工作。 二是街道、村委会联动,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为提高办事效率,使街道和村便民服务起到最大化的更民、惠民作用,我街道采取了“办理+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另设村级便民服务站,除了完成政策咨询服务外,还要完成村、居民要求的代办事项。全程代理实行无偿服务,申请人只需交纳审批办证的有关费用,一律不再加收任何费用。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是硬件设施亟待提升。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村很多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造成群众心里认为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三是街道财政困难,硬件设施不足,无法完全实现现代化办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5d285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