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最佳生长性能和抗应激对营养的需要量是不相同的——专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四川农大周小秋教授

时间:2023-03-21 23:4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鱼类最佳生长性能和抗应激对营养的需要量是不相同的——

专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四川农大周小秋教授

赵永锋;周燕侠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期】2017(000)003 【总页数】2(P79-80) 【作 者】赵永锋;周燕侠

【作者单位】科学养鱼杂志社 214081;科学养鱼杂志社 214081 【正文语种】

周小秋,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农业杰出科研人才;中国动物营养学会水产专委会主任。2014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技奖颁奖典礼上,周小秋教授主持的项目“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及其在淡水鱼上的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笔者利用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的机会,拜访了周教授,并就读者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了他。

关于建鲤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确定了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二是在研究方法上比以前更全面,突破了传统的仅以生产性能指标为鱼类需要量标识,研究发现鱼的肠道健康、机体健康指标也可以作为营养需要量的标识,并根据机体健康、肠道健康相关指标来确定营养需要量。


通过对建鲤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近30种营养物质健康营养技术和关键饲料技术的系统研究,成果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应用后建鲤的生产性能提高了15%以上,同时增强了建鲤的抗病力,发病率降低幅度达到70%以上,用药量极显著降低,甚至可达到不用药,为鱼品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和饲料技术保证。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饲料和养殖企业中,如与通威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饲料,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效果显著。

从营养学方面讲,我们在健康营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深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加深、更加系统化。健康营养是个大概念,如现在比较热门的如何保证肠道健康的研究,应该从营养与添加剂调控鱼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物理结构屏障、微生态屏障三个角度开展;营养与鱼类免疫系统的关系包括其对三大黏膜免疫系统(肠道、皮肤和鳃)调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说鱼类的表皮有很重要的屏障作用,能起到抵抗疾病的作用,饲料营养与鱼类表皮黏膜系统的关联度很大,如赤皮病等鱼类表皮病,如果鱼类营养平衡,这些病害发病率会大幅度降低。从前从未想到从营养角度去研究营养与病害发生的关系,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大胆设想,科学求证”。皮肤是鱼的第一道屏障,研究发现营养与鱼皮肤结构完整性有很大关联度,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课题组目前正在专注于营养对草鱼健康养殖的调控作用的系统研究。草鱼发生病害最主要的因素是受环境影响,其组织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其他鱼类,因此很容易发生应激性损伤,如草鱼烂鳃、肠炎、赤皮等病害。从营养饲料角度看,如果草鱼营养不足、不平衡或者过剩,都容易导致其发病。因此,我们目前按照新思路,研究保证鱼类肠道健康、鳃健康和机体健康的营养需要量,而不仅仅单纯以“生产性能指标”作为确定需要量的标识,以便寻求营养调控鱼类健康的平衡点。我们的研究发现,按照鱼类抗胁迫的能力对营养的需求与单纯提高生产性能确定的营养需求量是有差异的。同时研究还发现:如果单纯按照生长速度确定,饲料中棉


酚含量只要不超过80毫克/千克就不会影响生长速度,但是从肠炎、赤皮、烂鳃发病率等指标判断,饲料中棉酚含量超过20毫克/千克,肠炎、赤皮和烂鳃发病率则显著提高。以保证草鱼健康为目标,科学的营养和饲料供给会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在草鱼健康营养和饲料技术方面已开展了10余年的系统研究。 其实养殖鱼类的品质是可控的,应该更安全,随着有些水域的污染加剧,野生鱼类更有可能富集污染物质,所以说野生鱼类品质好于养殖鱼类可能是一些消费者认识上的误区。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我们还是可以采取措施来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这些年饲料价格竞争激烈,造成有些饲料的品质变低,如饲料的可消化性比较差,很多物质没有经过鱼类消化而直接排放到养殖水体中,造成鱼类的环境胁迫,肉质变差。近年来,我们研究通过合理的饲料营养来控制危害因子,还研究了什么剂量的营养素可以保证增强肌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来保证肉质。实际营养与肉质的关联度非常大,比如蛋白质,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对鱼类很重要,但大家考虑的都是总蛋白质,这是不全面的。比如总蛋白质含量在30%,达到了鱼类对总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但可消化蛋白质却只有18%20%,鱼类的营养需求也是不够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对于草鱼而言,不管总蛋白质多少,只要可消化蛋白质低于21%鱼肉品质就会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是可消化蛋白质低了,排入水体中的饲料成分就多了,养殖环境就会恶化,鱼类品质会变差;二是蛋白质进入体内,造成鱼类生理性不平衡,导致营养应激,也会导致鱼类肉质变差。因此鱼类生长与可消化蛋白质有很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很多其他营养素不足也会造成鱼类抗病力下降,肉质变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a7c42751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