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在古诗文中的体现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史,古诗文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一直传唱不衰。仅仅就初中阶段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古诗文而言,就有挖掘不尽的美。 一、和谐社会的理想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伟大的思想家们把他们理想的社会蓝图述著以文章,如儒家经典之一《礼记·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它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任人唯贤、讲求诚信、团结和睦、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没有私欲、没有奸邪、没有祸乱,连门都不用关的一个“大同”社会。 二、和谐优美的自然描绘 欣赏和谐美好的事物,能让人消除烦恼,变得心平气静,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如此,正如南朝著名文学家吴均《与朱元思书》所载: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其主色调,碧玉般的江水清澈得连游鱼细石也历历可见,水流如奔腾的骏马,时而泛起灿烂的水花,夹岸青山重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这又是一部和谐的多重唱:泉水“泠泠作响”、百鸟“嘤嘤成韵”、蝉儿“千转不穷”、猿猴“百叫无绝”,我想一定还能听见嘹亮婉转的民歌吧?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伟大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文明,孕育了人类灿烂的文化。当文人墨客们饱受人生的苦患,遍尝社会的冷酷,壮志难酬、抑郁不平之时,是广袤无垠的大自然无私地接纳了他们,给他们以慰安,为他们抚平创伤,并无限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于是就产生了无比深厚的自然情结。其中以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具代表: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远弃世俗归耕后,诗人心情愉快,夙愿得酬,其欣喜溢于言表。他躬耕龚亩,身自稼,虽然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但心情舒畅,内心充实。他和淳朴的农民相往还,闲暇归饮酒赋诗,登临山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虽然也有困厄,但他都以一种委运任化的洒脱态度泰然处之,安贫乐道,心境澄明。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 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自然中去。 四、人与人的和谐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儒家文化的理想人生,深深地影响了古代的文人才士,他们“先天下之忧而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体恤民生疾苦,其中不少文人入仕后,奉公守法,勤政爱民,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崇敬和爱戴,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滁人之游,有歌者、有呼者、有应者,热闹而又愉悦;太守之宴,有鱼有酒、有山肴野蔌,简朴而自然;众宾之欢,非丝非竹,皆因太守而欢也。气氛如此活跃,都源于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所营造的和谐关系。 (作者单位 江西省会昌县站塘初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bfbd0ef18583d0496459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