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对比赏析

时间:2022-04-10 19:19: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诗《近试上张水部》《酬朱庆馀》对比赏析

【原作呈现】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责,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赏析】(朱诗) 译文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 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 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赏析

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张籍在《酬朱庆余》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赏析】(张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指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指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

更沉吟:指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齐纨未足人间贵"

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常精美,自古有名(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


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

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赏析

《酬朱庆馀》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诗的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好,但还不够自信。"越女新妆出镜心" 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

【鉴赏训练】

1.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从诗题看,“近试”是临近考试之意;“张水部”是称张籍的官职:“酬” 为答谢。

B.“待晓堂前拜舅姑”是指新娘早晨拜见公婆。 C.“一曲菱歌敌万金”是喻指朱庆馀一定会金榜题名。 D.两首诗就近设喻、言此意彼;形象含蓄、耐人寻味。 2.简述两位诗人作诗时的心情。(2)

3.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说明他们共同采用了哪种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4) 4.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各不超过40字)

5.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

6.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 7.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试从两首诗的内容方面对此加以说明。(6)



参考答案:

1. A

2.(2)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考前所持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1)张诗表现了对朱的欣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1)

3.(4)都采用了““比”的手法。(2)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1)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1)

4.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


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5.“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6.都运用了“比”的手法(1分,答其他手法都不给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2);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2)

7.近试上张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2),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c6491f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