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课纪律怎样才能好一点? 今天,我在班里又发了一次火。原因是这样的:连续两周的晚自习——集中在6:30-7:30这一段时间,班里总是很乱。我天天都做例行“巡查”,但收效甚微。甚至有学生这么理解:老师巡查过了,不会再来了,下面的时间我就“自由”啦。然后,该“讨论”的就“讨论”,该“唠嗑”的就开始“唠嗑”。任由值日班长想破了嗓子也没啥用,到最后,也就就干脆不管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不会上自习。初中时,每节课都有老师看着——布置完任务,老师坐在上边看着。一到高中,立刻迷茫了:“自习没人看,咋整?”自习课,除了做作业,还可以干点啥?不知道。怎样预习课文?不知道。不会做的题怎么处理?不知道。 二,思想扭转不过来,认为“自习课讨论能促进学习。”这是最难办的事情。有人认为,这个题我不会,让我问问身边的人,我一问,不就会了嘛。这样做过多次以后,上自习课讨论、说闲话就“上瘾”。这样是否会影响周围的同学,会不会让自己养成“惰习(不思考,光想问别人)”则是从来不考虑的。 三,班级引导不到位,整体上没能形成“安静自习”的良好风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在离放假还有两三天的时候,再强调“培养自觉性”已经太晚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如果让我重新来过,在自习这个问题上,我会采取这些措施: 一,开学初,就让同学们讨论。主题是在以前班里边自习纪律情况如何,对学习有啥好的不好的影响。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认识到“无声自习”对每位同学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之后,再形成“班级公约”,到时候“照章办事”就有了“群众基础”,执行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了。 二,定期“强化”。不定时地召开班会,对前一段的班级工作进行总结——“有意无意”地“强化”。最好能选取班级同学随笔中反映出的班级好或不好的现象(在征得他们同意的前提下),引导全班同学一起反思,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想办法教学生学习。学生上自习说话,有纪律意识不强、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但不会安排时间,不注重效率等也是重要因素。可从网上搜集科学使用邀请老师或者让学生组建“班级讲师团”,定期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讲题;或者定期评选“学习效率最高的人”,采用“奖励、现身说法”等方式,把学习方法和“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思想,不断传授给学生。 四,严厉打击,加“找出路”,严惩“出头鸟”。如果纪律出现了大范围反复,可以采取点“极端手段”:比如选班级‘说话能手’,凡‘中招’者要求在全班面前检讨,并声明下次再‘入选’的话,将更严厉地惩罚;对于个别“问题生”,则要给他们“找点事干”,比如练字、帮班级服务,做基础作业,等等,避免“无事生非”——当然,有时还是要适当表扬一下的,不能让人家彻底失去信心;另外,将“量化”和排座位、发奖等等结合在一起,让“德育量化”真正起到它该有的作用——当然,前提是和学生说清楚“量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奖’或‘制裁’, 而是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让每一个生在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 五,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通过班会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惜时的主动性。这个属于比较大的话题,不能一一阐释。但“营造氛围”对于一个班来说,是重中之重。总之,一个原则——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为老师、为家长学的”,而能把认识提升到“刻苦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这一层面上来。当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会好办多了。 写了这么多,也感到很遗憾——往日不可以追回;最后几天,也没有机会、没有时间挽回糟糕的班风。现阶段,还是“看”吧——咬牙挺三四天,争取期末考得好一点;然后,等下学期带了新班,再重整班风。希望下次能做得好一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a0132b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