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春节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闲话春节 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时代如何变迁,《春节》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永远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节》名称的由来 《春节》的历史悠久,她起源于夏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和《年》的概念,来自于农耕年代,古时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农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传说在尧舜时期就有过《春节》的风俗。 《春节》固然历史悠久,但在民国之前,她的称呼并不是《春节》,而是《元日》、《元旦》、《元辰》、《元正》、《元朔》、《岁首》等等。真正将农历《正月处一》冠名为《春节》而取代古称的《元日》、《元旦》过年的称呼,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事,并与袁世凯有关。史载:1913年7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袁世凯阅此呈文后,只批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元旦》在官方意义被正式易名为《春节》。1914年1月26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春节》,当年京城卖手写对联的老秀才也随即把横批的《一员复始》改成“五夜回春”、“万象皆春”。 《春节》习俗的由来 在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古时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一直延续到今天。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开始,腊月二十三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过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各族人民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用多种食材熬制的腊八粥。熬制腊八粥的食材有:糯米、大米、小米、红枣、莲子、赤豆、绿豆、桂圆、花生、栗子仁、胡桃、松子、薏仁米、银耳、百合、山药、葡萄干等,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及身体健康情况选择不同食材做成咸甜两种口味,咸味腊八粥除选择上述食材外,还可以加豆制品、肉丁、香菇、皮蛋等。 腊月二十四(人称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要掸尘打扫房屋、清洗器皿、彻底打扫环境、清除杂物,为的是把各种霉运和污秽都扫出家门,这中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贴“福”字,贴年画,燃放爆竹,到处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息,许多家庭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除夕夜又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赶回来团聚,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品尝美味佳肴,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年夜饭美味佳肴有鸡鸭鱼肉、饺子和年糕等。南方人年夜饭必有火锅、鱼和年糕。火锅沸腾,象征生活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吃年糕象征农作物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饺子不但美味可口,还因为饺子形似元宝,过年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意。 除夕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除夕守岁习俗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古时有一种叫“年”的凶恶怪兽,身子庞大,头长尖角,眼睛圆滚滚的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怪兽“年”一直深居在海底(也有传说住在深山老林洞中)只在除夕的时候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古时每年除夕,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村外来了个身披红袍的老人,村里人都恐慌逃难,只有村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的伤害。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会将‘年’赶走。”半夜十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头老婆婆家门上贴有大红纸春联,屋内灯火通明,院内篝火中突然想起“噼里啪啦”燃烧竹子的爆竹声,只见一位身穿红袍的老人在火光中哈哈大笑,这时《年》大惊失色,浑身战栗,大声怪叫的狼狈逃走了。第二天,正月初一清晨,逃难回来的村民见到村里安然无恙,财物和牲畜都完好无损,十分惊喜,这时婆婆才恍然大悟,忙向村里人述说穿红袍老人的许诺,这件事情很快在村里村外传开了。从此以后,人们都知道驱走“年”的方法:除夕家家门上贴红对联,户户烛火通明,燃放爆竹,守更待岁,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初一一大早,开门第一件事是燃放爆竹,还要走亲访友,道喜问好,祝贺新年,共祝“恭喜发财”。 元宵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良好机会,封建社会时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在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节期间也是青年男女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可以说元宵节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春节的春联和诗词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和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也称门对、对联、春联、桃符等,他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优美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历代文人书写有关春联的诗文很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充满诗情和烂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元宵节的诗词中,借元宵节抒发爱情的诗词很多,选二首供大家品读: 《生查子 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听,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漫漫寒冬将过,春天即将来临。让我们欢欢喜喜地迎接那白花盛开的春天到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f957ea5ef7ba0d4a733b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