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会“拧成绳”校园欺凌“零容忍”

时间:2022-12-13 08:2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校、社会拧成绳校园欺凌零容忍

作者:秦川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年第17

要: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地方。然而,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冲击,使其产生生存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由学校牵头实施专项治理,合乎情理,但要真正治理好校园欺凌,不能只靠教育部门,还需多部门联动、全社会配合,形成合力,进行系统性求解,才是根治之道。 关键词:教育合力;校园欺凌;产生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7-095-1

校园欺凌是指当一个学生被一个或多个其他学生反复地暴露在负面行为中,被欺负或成为受害者的行为。欺凌是一种重复的、消极的,在力量不平衡的情况下,会恶意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并且包括直接的方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和非直接的方式(排挤)。校园欺凌在本质上是学生之间强者对弱者的一种非对等关系,其行为结果会受到人个体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影响。

频发的欺凌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被欺凌者,整日生活在暴力的阴影当中,无心学习,甚至受到严重伤害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休学,正常的学习被迫中断,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可能导致其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逃避人群,孤僻、偏激,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校园欺凌中所涉及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不良的个性特征,终究可以从家庭中找到源头。在激烈的现代社会竞争中,许多家长受不良社会风气熏染,变得浮躁、虚荣、功利和世俗,而这种缺陷势必在孩子的成长中播下依赖、自私、反叛、堕落的种子,进而为学校教育埋下祸害。太少的温暖和太少的自由,导致学生养成了反社会化行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欺凌严重影响我们为了每一位孩子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在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减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改进建议。 一、学校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职能


1.文化职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布置等形式,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违法要付出代价,甚至造成终生遗憾。 班主任要上好每周的班会课、法制教育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引导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教育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诠释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努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2.教育职能: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与人交往,以诚恳、谦虚、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不孤立自己,自尊、自爱、自强,同时也要宽容、体谅、理解,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技巧,怎样正确和异性交往等。

3.管理职能:落实预防校园欺凌相关政策,加强学校校园欺凌防范工作。学校应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在重点时段,如课间活动、放学时段;特殊地点,如校园死角、厕所、校外学生爱集聚地,进行督查和巡逻,配合公安机关,定期摸排校园及校园周边不稳定因素,提高安全系数。

二、家庭在校园欺凌防治中的责任

家庭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就好像土壤对于禾苗一样,必不可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孩子思想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第一任老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家庭教育不能缺失。

1.不过分溺爱和娇惯孩子。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帮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其改正,切不可因溺爱而放任或默认其错误。

2.正确引导孩子对欺凌行为的认识。许多小学生,他们不知道欺凌他人是错误的,有些学生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就是欺凌行为,并认为他们的行为只是开玩笑而已。因此,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确欺凌的定义是什么,这种行为会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大,玩笑与欺凌之间有明确的界限等等,以此引导孩子对欺凌行为有正确的认识,矫正自己的行为。

3.尽可能限制孩子太早接触暴力的电影、电视、游戏及玩具。若是不能避免,便必须要陪同孩子一起观看,在适当时指出暴力行为是绝不可取的。

4.家长以身作则。古人云:有其父必有其子,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行为是给孩子最直接的效仿。家长勿轻易对服务行业者、驾驶者、纪律部队动怒,以免孩子依样学样。同时,教


育孩子坚决杜绝家庭暴力,这等于告诉他们强权即真理。家长应换位思考,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因素,走进孩子心灵世界,帮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5.监督孩子的同伴交往对象。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尽可能的阻止孩子与沾有不良社会气息的同伴交往,以此来减少孩子被欺凌行为所影响。鼓励并支持孩子与人格修养好的同伴玩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工程,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密切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受教育者成长的基本环境。針对许多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放学后和校外的情况,应该加强课后服务管理,推进课后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与家庭监护教育的有机链接应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使教育保障更有力。

总之,由于校园欺凌的产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在只能说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学校要和全社会携手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依靠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整个社会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共同解决校园欺凌现象,还学生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南京市白下高新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3db9a2cf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