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跨学科财务与会计教学改革思路(一) 【摘要】本文针对跨学科财务与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跨学科财务与会计知识体系、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推行开放式会计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与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思路。 【关键词】跨学科;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 一、跨学科财务与会计教学研究综述 1995年12月,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发出了关于组织实施《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1996年10月“会计学类系列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正式立项,分别由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教授作为总召集人,着手进行研究。经过若干年的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会计学、理财学、审计学等专业的学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得到逐步完善。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一些高等院校开始研究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在会计教育领域,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赵惠芳教授的教改项目“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会计与财务知识模块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得以立项,它们按照重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再组织,很好地适应了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的需求,使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目前,对于理工科学生是否应该接受财务与会计的通识教育,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跨学科的财务与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国内较少有人研究。 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创业是智慧与能力的较量,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博的知识积累,创业活动本身因“业”不同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创业者还要掌握市场运作的一些基本步骤与程序,如了解资金筹集方式、纳税申报程序、财务报表分析等。同时,创业也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是高智慧的活动,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一系列的知识,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校学生就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因此,研究跨学科学生应具备的财务与会计知识、研究跨学科财务与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对实施和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跨学科财务与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目前,在跨学科各专业的财务与会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其教学目的的研究,难以把握财务与会计类课程对跨专业学生的作用,从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与特定的专业相联系,只能就会计论会计,就财务论财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与财会专业相比,跨学科各专业《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有所压缩、简化,但基本相同。《会计学》主要介绍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注重会计法规的灌输、会计准则的记忆;《财务管理》主要介绍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的模型与方法。教学内容如此安排,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教材内容以具体方法为主,面面俱到而太过细化,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讲透彻;二是在教材内容的深度上,以对专业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跨学科的学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人为割裂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间的天然联系,使得学生缺乏对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高校跨学科各专业实施的《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由会计专业老师通过“一块黑板+一根粉笔”课堂讲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完成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千篇一律,无变化、无新鲜感;内容也拘泥于书本上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的理论性知识,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没有将会计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单科知识相互割据的教学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会计与财务知识学习得不系统;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难以开展,对跨学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忽视实验教学环节 对于跨学科各专业财务与会计类课程的教学组织,各高校大都停留在课堂教学上,而对会计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由于跨学科各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再继续学习其他的财务与会计类课程,导致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所学的课程内容,动手能力较低,综合素质较差。 (五)考核形式单一 各高校目前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平时成绩”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平时作业情况而定,但由于这些方面的表现一般很难客观测定,所以平时成绩评定时主观程度大,最后的成绩主要还是由闭卷考试成绩来决定。而闭卷考试由于受时间、局部性、灵活性以及试卷质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很难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现行的考核形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考前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局面。 三、跨学科财务与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整合跨学科财务与会计的知识体系 针对跨学科各专业财务与会计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作者认为应该以跨学科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为指南,对各专业的财务与会计类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以管理人员获取会计信息的主要渠道、参与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会计报表为主线,对《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设置《会计与财务——非专业用》这一全新的课程。 1.《会计与财务——非专业用》课程的教学目的 从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上看,跨学科各专业会计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进行具体财务管理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而是培养了解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正确使用会计信息的企业管理人才。因此,跨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目标应定位于“懂会计”,而不是“如何做会计”;是参与财务管理工作,而不是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描述为:帮助学生树立会计思想、思维方式及财务管理理念、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与决策,以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2.《会计与财务——非专业用》课程的教学内容 跨学科各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岗位主要根据其专业而定,但从创业的角度出发,他们应该具有资金循环的常识,具备理财能力,能够利用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做出各项决策。《会计与财务——非专业用》课程可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第一章会计基础知识,介绍会计基本信息的生成过程。第二章公司财务报告的阅读,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阅读方法。第三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第四章营运资本管理,介绍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第五章成本费用管理,介绍成本分类、本量利分析、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以及成本管理策略。第六章筹资管理,介绍企业筹资渠道的选择、最佳筹资数额的确定。第七章项目投资管理,介绍资金时间价值概念、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及应用。第八章财务预算,介绍预算的编制、分析与控制。第九章企业风险管理,介绍资本成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概念及计量方法和风险规避。第十章企业内部控制,介绍现金收支、存货的购产销、固定资产等内部控制内容与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936c8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