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爱心”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爱心”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阐明了教师宽容、真诚对待学生的重要性,揭示了爱心育人,情感育人的教育真谛。 关键词:爱心;学生;教育 作者简介:胡汝娣,任教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四中学。 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爱是最伟大的力量,即使是最污浊的灵魂,有了爱心的滋润,也能如人们所说——浪子回头。作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把一棵棵幼苗浇灌成参天大树。从教13年的教学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笔者深刻感受到,师生之间不能纯粹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教师不能纯粹为做班主任而做班主任。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更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活动。其次,教师真诚的爱心会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真情。他们会为这份深沉的爱而时时不忘勤奋、认真地学习,并且不断克服在艰辛学习道路上的种种难关,从而走向成功。所以,笔者认为,热爱学生是教育的桥梁,是连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纽带。 一、爱心体现在宽容、善待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所包含的正是对孩子的宽容、理解,热情期待,尊重赏识,善待每一位学生。 2005年,又一轮高一学生进入笔者的课堂。一个月后,班上新转来一个叫小丽的学生,她经常缺课,每次上课都低着头,怯怯地坐在那里。让她回答问题,一声不响,眼里还含着眼泪。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爸爸去世,家里只有她和妈妈两个人,她妈妈由于工作没时间管她,慢慢地养成一些坏习惯,不爱学习,每门功课都很差,而她最害怕的学科是英语。她在家里的表现怎样呢?笔者找到了她的妈妈,了解到小丽本来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各门功课都很好,父亲去世对她打击很大。刚转学过来,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问题根源找到了,笔者感觉我有责任帮助她。有一次单元测验,学生们都忙着答题,当笔者走到小丽身边时,她正在画画。她发现笔者注意到她不在做题,很恐慌。笔者但是并没说什么。下课了,笔者让她帮忙把录音机拿到办公室,笑着对她说:“明天我要讲新课,需要一些新图片,你帮我画几张吧。”这时她眼睛一亮,笔者又说:“你聪明、漂亮,又可爱、自信,你的画也一定画得很漂亮。”第二天,她把非常好看的画交给了笔者,笔者当众表扬了她,同学们都为她鼓掌。那时的她满含眼泪,很激动。 从那以后,笔者课前、课后故意和她多接触,关心她、爱护她。课堂上尽量给她开口讲话的机会,并鼓励她说:“我知道你比以前用功了,别着急,老师相信你能行。”小丽不再缺课了,也变得爱学习了。为了使她赶上班级进度,笔者放弃休息时间为她补课。她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同时开导她:学好文化课,加上美术专业好,以后可报考艺术专业,增添高考录取的希望。后来,她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每节课都能听到她清脆甜美的声音,看到她灿烂的笑容。 通过小丽的转变,笔者感悟很多: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孩子出差错,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用爱心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善待学生,英语课堂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出现灿烂的笑容。 二、爱心体现在用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后进生转化的突破口 由于受招生政策的影响,本校是社会上公认的“差生”学校。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本校每位教师面前的严峻任务。转化后进生是每一所学校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虽然导致后进生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多数属于后天外部因素造成的。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笔者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后进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让后进生融于集体,消除其思想顾虑,矫正后进生的过失行为,向他们介绍正面人物的典型事例,并通过启发诱导使之逐渐明辨是非、分清好环,从而改正错误。工作实践证明,用真挚的爱去感化学生是后进生转化的突破口,对学生的爱要发自内心,。 2007年,笔者带高一(2)班的班主任,面对40多个“差生”,笔者一方面全面引导,另一方面各个突破,因材施教。其中一名男生叫王小明,经常旷课,搞得班级纪律一团糟,并且天天沉溺于网络。抽烟喝酒,经常打架斗殴,自暴自弃,成绩是万里江山一片红,全不及格。对于这样的“差生”,笔者拿“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平时非常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还是很关心集体的,当大家去专用教室上课时,他总是将教室的灯关掉后再走。课间,他看见教室地上有垃圾,就会主动拿起扫把将垃圾扫掉。为此,笔者在班上表扬并鼓励了他。尽管他在嘴上虽说自己没做过,教师表扬错了,从他脸上露出的表情中感觉到能被教师认可表扬的高兴。而后在推选班干部时,笔者极力推荐他为班劳动委员。此后,他严格要求自己,这时,笔者趁机对他提出了要求,提醒他自尊、自信,同时为帮助他改掉不交作业的坏习惯,还请其他科任教师共同督促他、帮助他。慢慢地,他摒弃了以前的不良行为,学习成绩也从全班倒数跃至中等。 以上所述是笔者从教工作中后进生转化的个例,在多年的工作中,笔者的眼里根本没有差生,教学艺术必须根植于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及教师教学的“爱”。 三、“严”、“爱”结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 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易变的精神世界,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更应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做到爱之真诚、爱之有度。 笔者曾带过这样一位学生,他脑子灵活,外语成绩在班级中很优异,但他自认为了不起,常与教师顶撞,与同学发生摩擦。为此,笔者在肯定、表扬他聪明的同时,也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并结合许多事例告诫他“学海无涯”、“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三好生””的道理。还让他承担一些班级工作,如出黑板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等。真诚的爱、严格的要求终于让他逐渐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后来还被当选为“校学生会干部”。 对学生真正的爱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宽容学生。相反,要让学生承担责任,这样的爱才是大爱。 四、以爱动人,以爱育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从客观上讲,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工作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决定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始终处于被模仿、受督促的情境之中。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教师的身教更能影响学生。多年来,笔者将自己一直看作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考试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学习的进步和退步情况,早操、卫生大扫除等,笔者都积极参与;适当举办师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如拔河比赛、文艺演唱会等,促进师生交流、情感互动。为布置教室的生物角,笔者买了绿色盆景并浇水培育。这些细小的举动换来了学生们的爱心涌动,教室生物角的绿色多了,地上没有乱扔的纸屑、垃圾。师生共同营造出温馨、整洁的教室环境,同学互相帮助、师生互敬互爱的积极氛围。 教育工作的实践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理解、尊重和热爱学生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有了爱心,就有了师生的默契配合;有了和谐,就有了教育的极致。身为教师,就应尽情地播洒自己的爱心。这样,你就会收获无限深情。笔者将继续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温暖、教育每一位学生,“站方寸之位置,具天地之背景,燃泪之红烛,抽丝之春蚕。”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四中学 邮政编码:230031 “Benevolence” in the Wor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HU Rudi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olerantly and sincerely treating students for teachers and reveals the true meaning of benevolence-education and sentiment-education. Key words: benevolence; students; education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7d97cf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6.html